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脑结构异常 吸毒易上瘾?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是吸食可卡因造成了大脑结构异常,还是大脑结构原本就有异常者更易上瘾。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对毒品可卡因上瘾者大脑中某些功能性结构会存在异常,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找到戒除毒瘾的方法。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学术刊物《脑》上报告说,他们利用磁共振成像仪扫描了60名可卡因上瘾者的大脑,然后与另60名普通人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是吸食可卡因造成了大脑结构异常,还是大脑结构原本就有异常者更易上瘾?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对毒品可卡因上瘾者大脑中某些功能性结构会存在异常,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找到戒除毒瘾的方法。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学术刊物《脑》上报告说,他们利用磁共振成像仪扫描了60名可卡因上瘾者的大脑,然后与另60名普通人的大脑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可卡因上瘾者大脑中的眼窝前额皮质等部位的灰质明显较少。



        大脑灰质是神经元密集的地方。眼窝前额皮质等部位的灰质与人作决定的能力有关。这些部位的灰质较少,作决定能力差,可能正是上瘾者难以痛下决心戒掉毒瘾的原因。



        与此相对的是,研究还发现可卡因上瘾者大脑中尾状核等部位的灰质较多,这些部位的灰质与大脑的奖励回馈机制有关。这一地区的功能强大意味着,上瘾者从吸食可卡因中获得的快感会比一般人大。



        研究人员卡伦埃尔施说,分析显示毒瘾越大,瘾君子大脑中这些部位的异常程度也就越高。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是吸食可卡因造成了大脑结构异常,还是大脑结构原本就有异常者更易上瘾。



        毒品上瘾与人脑到底有多大关联呢?



        ————  连线专家  ————



        吸毒成瘾是种脑病?



        科技日报:毒品上瘾会引起大脑结构改变吗?



        崔彩莲(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教授):毒品上瘾的本质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适应性或可塑性改变为基础的慢性、复发性脑病。



        当人作出某一决策后如果被证实正确并产生了好的结果,大脑会向相关脑区发送“奖赏”信号,促进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这被称作“奖赏效应”。例如人或动物对食物及性的需求,满足饥饿感与性快感(即自然奖赏)时脑内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等物质,使人感觉愉快,并产生再次体验这种快感的愿望。而大多数依赖性的药物能直接或间接升高脑内多巴胺的水平,发挥奖赏效应。依赖性药物模拟自然奖赏刺激信号,导致超量的多巴胺释放,产生一种比美食和性快感等自然奖赏更为强烈的愉悦感——欣快感。与自然奖赏不同的是,药物奖赏对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或繁殖后代不仅没有作用,反而损害人体健康。



        实验证明,在用药初期,依赖性药物可产生明显的欣快感,但随着反复用药导致依赖形成后,由于毒品引起的脑功能与结构的损伤,使依赖者完全忽视自然奖赏而一味追求毒品刺激。例如,那些依赖可卡因的实验动物会宁愿饿死一直选择寻求可卡因。



        科技日报:为什么有的人能控制住吸毒的冲动,有的人不能,和大脑结构有关吗?



        崔彩莲:毒品成瘾能使人对奖赏相关的冲动行为控制失调。冲动控制是指人体对于做某件事的愿望和调控能力。参与冲动调控的主要脑区位于前额叶皮质(PFC),它像一个指挥中心,告诉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正常情况下,当一个人考虑到获得一种奖赏快感的同时必将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时,PFC就相当于一个制止脑区过度激活的刹车,让我们放弃。例如,当我们认识到吸毒会带来失业、有损健康、被判犯罪等副作用时,PFC就会遏制吸毒的冲动。但是,一旦一个人已经成瘾了,PFC对冲动的控制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用药冲动的能力也大大降低。所以,那些吸毒者尽管多次尝试戒毒,却多以失败告终。



        科技日报:戒毒者戒毒成功后复吸和大脑有关吗?



        崔彩莲:毒瘾可使吸毒者对毒品及相关线索的体验形成一种长期、顽固的病态记忆。就像一个人曾经在某处被一个异性强烈吸引,或口渴难耐时得到了水一样会永远记住一样,吸毒者将药物带来的极度快感体验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地点、事件相联系,储存于他们的记忆中枢,即使在停用毒品相当长时间后,一旦他们/它们再次接触这些线索便可引起对药物强烈欲望——复吸。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吸毒成瘾者戒毒后还会复吸了。



        脑结构异常  吸毒易成瘾?



        科技日报:大脑异常的人是否更容易成瘾?



        崔彩莲:目前而言,是否有脑结构异常的人就容易吸毒还缺乏科学依据。



        但是,个性特质和精神因素对毒品上瘾的形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容易成瘾者的性格多为不稳定型,一般表现为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多愁善感、好依赖他人、情绪易冲动、易于焦虑紧张、自制力差等等。据调查显示,有毒瘾者多为精神失调者,并且具有追求刺激、寻求解脱、猎奇等特点。有人曾经对我国云南省615例吸毒者的调查表明,首次吸毒好奇模仿者占62.3%,追求时尚和享受者占11.5%,而因疾病痛苦或心理创伤者各占10%左右。



        此外,遗传因素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对药物的反应性,所以不同的人成瘾的风险也不同。易感性是关键,即由遗传基础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



        毒品上瘾  可遗传?



        科技日报:吸毒对大脑伤害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那吸毒对大脑造成的永久性伤害是否会遗传?



        崔彩莲:目前没有足够数据证明,吸毒导致的大脑结构异常是否会遗传,只能说遗传因素在药物成瘾中起一定作用。可以肯定,一个吸毒成瘾的女士怀孕,对胎儿有绝对的影响。毒品作用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使胎儿也同时在吸毒,这样的胎儿出生后也会出现大脑异常,可能从神经元及神经环路的发育、某些神经化学物质的合成、代谢等方面受到影响。



        不过,遗传因素在毒瘾的形成和维持中有重要作用,例如父母都酗酒,子女酗酒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很多,即使他们在出生时被不嗜酒的父母收养并将其养育成人,他们仍可能出现酗酒的恶习。但对遗传因素在毒瘾的形成和维持中所涉及的某些基因的探索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基因表面修饰的改变可以被环境因素所调节,所以个体对毒品成瘾的易感性与基因差异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文·实习生  陈菲)



        ————  相关链接  ————



        吃盐也会上瘾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日前报道,为什么盐会上瘾:它就像香烟和麻醉品一样刺激脑细胞。



        研究人员说,盐会像香烟和麻醉品一样让人上瘾,对盐的渴求会刺激同样的基因、脑细胞和大脑连接神经元。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人明明知道盐会影响血压和心脏健康,却仍然难以控制盐的摄入量。



        在研究中,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给一组实验鼠提供低盐食物,另一组则进行盐水滴注。



        他们将这些老鼠的脑部活动与正常饮食的老鼠的脑部活动进行了比较。他们还让一些老鼠3天不摄入盐,然后再让它们尽情喝盐水,在此过程中观察它们的脑部活动。



        当老鼠需要盐时,脑细胞就会产生与海洛因、可卡因和尼古丁等上瘾物质有关的蛋白质。



        墨尔本大学教授德里克·登顿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对盐的本能需求会产生促使对鸦片和可卡因上瘾的神经结构。”研究还显示,摄入盐之后,大脑在盐还没有真正进入血液系统并流经大脑之前就已感到满足。



        研究人员说,盐对整体健康的重要性意味着,人对盐的需求是深深植根在大脑中的“古老本能”。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对咸味食物如此偏爱。



        试验还显示,阻止老鼠从吃盐中获得快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对盐的需求。研究报告发表在《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
作者: 2011-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