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科学家称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

来源:新华网
摘要:一个国际科研团队31日公布研究报告称,在野生袋獾种群中肆虐了10多年的致命癌症——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这一恶性肿瘤的疫苗和疗法。科学家从分布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14处的袋獾群落中采集了25个袋獾面部肿瘤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惊奇地发现,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

点击显示 收起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31日公布研究报告称,在野生袋獾种群中肆虐了10多年的致命癌症——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这一恶性肿瘤的疫苗和疗法。  

        科学家从分布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14处的袋獾群落中采集了25个袋獾面部肿瘤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惊奇地发现,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在大约20年前,袋獾雪旺细胞内的某种基因变异导致了这一癌变。  

        科学家还发现,袋獾面部肿瘤有别于普通癌症,它能通过互相撕咬或其他身体接触而传播。患病袋獾撕咬或接触其他袋獾后,其体内的癌细胞可以“移植到”对方体内,并在后者体内形成同样的肿瘤。  

        袋獾面部肿瘤是一种独特癌症,常出现于袋獾面部或嘴部,但通常会扩散至袋獾的内脏,它与另外一种在犬类中传播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可通过上述方式传播的癌症。  

        “我们的发现在拯救袋獾免于灭绝的赛跑中迈出了一大步。”论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伊丽莎白·默奇森表示。  

        袋獾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主要分布在塔斯马尼亚岛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袋獾面部肿瘤开始肆虐,致使野生袋獾数量减少了60%。科学家警告说,如不进行干预,这种疾病可能会在未来25年至35年内将野生袋獾消灭殆尽。2009年5月,澳大利亚将袋獾列为濒危物种。  

        这项研究成果将刊登在2010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作者: 2010-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