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食品安全安全快报

人畜共患病原细菌污染需关注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6年06月05日健康报12近日在京举行的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披露,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原细菌。我国统计资料表......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06月05日 健康报 12 近日在京举行的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披露,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原细菌。有关专家呼吁,将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延伸至生产源头,加强从“农场到餐桌”和从“餐桌到农场”的双向全程控制,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在发达国家死于食物中毒的儿童中,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致。我国统计资料表明,1992~2001年间发生的食物中毒案例中,细菌性的食物中毒所占比例达50.9%,化学性食物中毒占28.6%。2000~2002年在部分省市进行的对生肉、熟肉、乳、乳制品、水产品、蔬菜污染状况监测显示,微生物污染仍占首位为39.62%,化学性污染占38.56%。

有关专家介绍,在微生物污染中,细菌性污染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其中,人畜共患病原细菌污染控制呈现了更严峻的形势。人畜共患病致病病原可通过动物性食品直接传染给人,引发食源性疾病。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布鲁氏菌、结核杆菌、猪链球菌等。

专家指出,急需充分发挥兽医工作者在食源性疾病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抓好生产源头的相关检测;同时加强食源性细菌病的快速诊断与溯源技术研究,建立快速、灵敏而便捷的病原菌检测方法,进一步增加监测食品的品种和细菌种类,建立动态的数据库,实现对食源性细菌疾病预警与预报。
作者: 2006-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