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药界风云动态

牛黄解毒片是“毒药”? 国内大部分牛黄解毒片雄黄日用剂量是《中国药典》规定的两倍

来源:www.zyzwtp.com
摘要: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牛黄解毒片,其雄黄含量都是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两倍,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砷中毒。全国政协委员周超凡、李连达等30多位中医界专家,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联名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对雄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厂家应按照《中国药典》的日用规定剂量添加雄黄,并在包装盒上对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牛黄解毒片,其雄黄含量都是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两倍,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砷中毒。
  全国政协委员周超凡、李连达等30多位中医界专家,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联名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对雄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厂家应按照《中国药典》的日用规定剂量添加雄黄,并在包装盒上对患者注明“安全警示”……因为长期、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的砷中毒患者并不鲜见。

  触目惊心的中毒个例

  这是一份可怕的病历——
  患者全身皮肤发黑、疲乏无力、腹胀、腹腔大量积液……尿砷含量超出人体正常范围50倍!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患者张女士为公司女职员,是典型的砷中毒。”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告诉记者说,他接诊这位患者后,经过反复询问,均未发现其接触过含砷类物质,而且,从对她进行的各种指标的化验和检查来看,也看不出中毒的原因。
  如此危重的肝腹水患者,必须找到病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在姜医生对该患者曾经服用的药物进行询问时,这位患者才如梦初醒一般,忽然想起她已经连续服用4年、从未产生过半点怀疑过的中成药——牛黄解毒片!

  难道真是它?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
  患者长期被习惯性便秘困扰,她从2000年开始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4年来平均每周服用2盒,其规格为:0.27g×10片×12板/盒。也就是说,患者每天服用牛黄解毒片的剂量大约为34片。
  记者查看了同仁堂出品的牛黄解毒片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与用量,明确写着“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但患者已超过规定量近4倍服用了此药。
  此药中的雄黄为矿物药,化学名叫硫化砷,属毒性成分,但其药性功能为解毒,也就是俗话常说的“去火”作用。此味药本属千年古药,深受老百姓信任,认为其副作用较小,但是姜教授告诉记者,此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才是比较安全的,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毒,重者危及生命。
  那么,如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是不是就绝对安全呢?
  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教授介绍: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对雄黄日用剂量做出规定,每天应该严格控制在0.05~0.1克,而相关研究证实,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牛黄解毒片生产厂家,在组方中添加雄黄的剂量,执行的是建国初期的业内老标准,即大片为每片中含0.05克雄黄,如果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每天服用两三次,就是超出了两三倍——也就是说,患者即使每天按量服用,也同样可能导致砷中毒。

  患者的“砷中毒马拉松”
  30岁出头的张女士谈起牛黄解毒片心有余悸。
  “我总算命大!”张女士经常上火,本想到医院好好看看病,但是实在是挤不出时间,家里一直都有牛黄解毒片,上火、大便干燥的时候,吃了很管用,4年来就没断过……
  早在2002年,这位患者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中毒症状,前胸和后背皮肤出现一片一片的黑迹,而且皮肤粗糙,足底还长出一个个像小瘊子一样的硬痂。因为这些东西是慢慢的,然后逐渐增多的,而且都是长在大腿和足底看不见的地方,所以,尽管觉得莫名其妙,但她却没有太在意,也更无从让她把这种变化与牛黄解毒片联系起来,因为牛黄解毒片的包装上根本没有任何当心“砷中毒”的提示。
  姜主任说,慢性砷中毒患者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突出表现的表现是皮肤损害: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及皮肤癌。色素沉着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躯干、臀部和大腿等非暴露部位多见,呈雨点状或广泛的花斑状黑色或棕褐色斑点。也可有胃肠功能障碍、肝脏肿大及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肝功能有明显障碍。张女士当时的症状是典型的砷中毒。
  2004年5月14日,已经是严重肝腹水,因为查不出原因,辗转了多家大医院的张女士,终于在东直门医院医生做出了明确的诊断,开始接受治疗。由于属于严重砷中毒,张女士住院和治疗的时间已将近3年。

  砷超标成药数量不少
  在国家药监局新药审批中心制订的《新药标准》中,对于所收载的含雄黄的成方制剂,只有组成药物的名称,而没有组成药物的剂量,成方中成药的成分中,砷属于有毒元素,却不标明其含量,相关药物难免存在安全隐患!
  周超凡指出:人体如果长期大剂量摄入雄黄,属于重金属的砷就会在体内蓄积,造成严重的肝损害,并可能损害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因此他强调说,《中国药典》曾两次大幅度降低雄黄的使用剂量,但市场上仍有如此多的相关超剂量制剂存在,实在令人担忧!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医卫界30多位政协委员在周超凡关于对《应当加强对雄黄药用价值和安全性再评价》的报告上签名表示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第一个签了名。
  政协委员们认为,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水平上。由于环境污染,人体内矿物质的蓄积,已经远远超过古人,这时还将存在潜在危险的雄黄入药,等于雪上加霜!
  为此,周超凡呼吁,政府职能部门应对雄黄的安全性迅速进行再评估。同时,职能部门应会同厂家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对雄黄的含量进行组方,且在包装盒上注明“安全警示”。 


专家提示

  姜良铎主任提示患者说:购买牛黄解毒片或其他含有雄黄的中成药时,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对于含有雄黄的药品,由于其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可能超过《中国药典》对雄黄日用剂量的规定,所以服用前应该咨询医生,服用最好不要超过3天,更不得擅自长期服用。

  同仁堂“没听说过”砷中毒
  走进北京一家大型连锁药店,在中成药柜台记者看到,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牛黄消炎丸等含雄黄的中成药一应俱全。记者仔细查看了这些药品说明书中的“禁忌”一栏,没有看到任何一种药有不可过量服用和不可长期服用的提示,更没有相关砷中毒的说明。当记者向业务员询问有无接到上级相关部门或药店有无规定需要对顾客说明药品副作用时,业务员回答,从来没有任何人对他们提醒过。
  那么,含雄黄类中成药的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宣传中心负责人金主任介绍说:他尚未听说有关砷中毒的事,至于药品说明书上的内容,是由国家药监局决定,由国家药检委出方子,并不是企业能决定了的事。药厂受国家药监局管理,所以不可以随便在说明书上添加任何一个字。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就此事的询问答复是,尚未知道有雄黄即硫化砷超标甚至会导致中毒一事。

作者: 2007-3-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