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王发渭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摘要: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降低,主动性降低等精神运动迟滞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精神抑郁,焦虑不安,悲观绝望,烦躁易怒,同时伴有一系列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西医治疗存在副作用较多,需长时间服药及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而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方法治疗本病,具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降低,主动性降低等精神运动迟滞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 。其发病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临床上以精神抑郁,焦虑不安,悲观绝望,烦躁易怒,同时伴有一系列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西医治疗存在副作用较多,需长时间服药及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而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方法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王发渭教授是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传统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熟诣经典,博采众长,临症经验丰富.对抑郁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3年,现将王师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1不拘古今,详审病机为本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于“郁证”、“不寐”、“脏躁”、“百合病”等范畴。王师在多年的临症过程中,对抑郁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吸取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延伸,提出了气机郁滞、心肝失调、心失所养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王师认为心与肝首先在经络上相互络属,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交与胸中。其次心肝共主血脉,主神志。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与否,全身的气机是否调畅,亦与人的精神,情绪,心理行为密切相关。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继而影响及心,导致心失所养.神明失用所致。其病位主要在心肝。基本的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由于情志刺激引起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临床上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两胁胀痛.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症状。同时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引起血,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临床上亦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中期气郁日久,母病及子,心失所养,心主神明的功能受损,精神症状进一步加重,可见虚烦不宁,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等临床表现。后期疾病迁延日久,在心肝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基础之上,影响脾胃和肾的功能.同时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夹杂其中,进一步耗伤人体正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2四诊合参,专方专药结合

    王师在总结前贤治疗抑郁症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针对其气机郁滞、心肝失调、心失所养的基本病机,提出了治疗该病应以舒郁宁心为大法,兼顾其他脏器。在临症过程中根据抑郁症发病及演变的不同阶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用古方、经方加减,专方专药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1初期此时抑郁症尚较轻浅。多由于情志过极而致气机不舒,日久则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证属肝郁气滞。亦可因气郁日久化火生痰,见到气滞痰阻,气郁化火,气滞血瘀等证型。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低落,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纳食欠馨.胸胁不舒,消化不良,女性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见咽喉不适,如有炙脔。或见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或见胸胁疼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等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涩。王师指出,此时本病的治疗应针对肝郁气滞的病机,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痰、火、瘀。方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柴胡汤及甘麦大枣汤加减。若见失眠较重,可加酸枣仁,珍珠母、夜交藤以改善睡眠质量。若肝气郁滞较重,两胁胀痛,烦躁易怒,加预知子,玫瑰花,佛手花以疏肝理气。若见气滞痰阻,舌苔白腻者可选用温胆汤加减。若火郁较重可用丹栀逍遥散。

2.2  中期  此期抑郁症病情发展,影响及心,出现典型的肝气郁结,心失所养的病理变化。张介宾《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心则肺应,思动心则脾应,怒动心则肝应,恐动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王师认为此时由于情志不畅日久,肝气郁滞,从热化火,暗耗营血。耗伤心阴,而致阴血亏虚,心失所养,神失所藏。临床出现一系列以心神不安为主要特点的症状。如情志不舒,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等。观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王师提出以舒郁宁心为该期的治疗大法,并自拟舒郁宁心方(郁金、酸枣仁、茯神、栀子、五味子等)。方中郁金为君,人心肝肺经,为血中气药,入气分能行气解郁,入血分能凉血行血,为治郁之要药。酸枣仁为臣,性味甘平,归心脾肝经,能养心阴,益心血,安心神,《名医别录》云“主心烦不得眠”。茯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二经,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五味子酸温,归心肺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养心安神,二者共为佐药。栀子人心肝胆经,清热泻火除烦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调理心肝,养心安神之功效。若心悸失眠较重,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可合用酸枣仁汤。若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脘腹胀满,嗳气不舒,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滑者可合用越鞠甘麦大枣汤以行气解郁,柔肝缓急,养心安神。
2.3后期  王师指出.抑郁症到了后期,由于病延日久,气血亏耗,脏腑受损,同时因虚致实,常出现虚中夹实,虚实错杂的病理改变。或因肝郁日久抑脾,纳食减少,脾气不运,化生乏源,气血亏虚而致心脾两虚。或由气郁化火,营血暗耗,久病及肾而致肝肾阴虚。在虚证的同时又由于气滞、气虚,血行无力,水液输布障碍,出现瘀血.痰饮等产物。因此抑郁症晚期的病机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不一,常见面色无华,郁郁寡欢,少气乏力,纳呆腹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等。王师认为此时应该在辨证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病机,分别采用养心,补肾,健脾之法,佐以安神解郁,活血化痰。心脾两虚证可用归脾汤加减。肝肾阴虚证可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对于肾阴亏损,不能上承,心火偏亢,失降于下而致心肾不交的患者,临床见到怔忡不宁,心悸不安,可在舒郁宁心之法的基础上合用交泰丸加减。

3用药轻清.喜用花类药物

    王师早年曾跟随著名中医学家高辉远先生侍诊,秉承了高老“药味少,用量少,价格廉,疗效好”的用药风格,遣方用药灵活而不失法度,轻灵而力求纯正。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王师亦十分强调保护中州脾胃的功能。他曾指出:脾胃为全身气机的枢纽.脾胃的功能正常,则气机流畅,气血调和,有助于抑郁症的康复。反之若脾胃功能受损,其主津液的功能障碍,可聚湿生痰,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王师在临症时,使用苦寒伤胃,化燥伤阴,辛香耗气之品时,每每斟酌再三,谨慎投之,同时常常加用陈皮,生三仙等品以保护人体胃气。
    王师治疗抑郁症的另一个特点是喜用花类药物.临症遣方常用玫瑰花,合欢花,佛手花等等。其中玫瑰花甘苦性温,为行气解郁之佳品。《本草再新》云“能舒肝胆之郁气”。合欢花为甘平之品,具有舒郁理气安神养血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云“合欢,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古人亦有“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之说。佛手花归肝胃经,具有行气调中,燥湿化痰之功效。同时,这些花类药物还具有轻扬发散,质的柔和的共同特点,既有疏肝和胃醒脾之功,又无劫阴耗气伤胃之虞。因此王师在治疗抑郁症时,喜在方中加入少量此类药物,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注重调护。辅以心理疏导

    清•吴尚先《理瀹骈文》中“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说明精神心理疗法在情志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师在诊治抑郁症是也十分重视心理治疗,常常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仔细询问发病的过程,详细向患者解释该病发生的原因及预后,以消除患者的顾虑,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常常与患者家属共同商议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建议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有益的个人爱好,如音乐、书法、舞蹈等以排遣情思,改变心志,陶冶性情。

5典型病例

    患某,女性,65岁,因失眠于2010年10月5日就诊。患者失眠3月余,每晚入睡困难,睡后多梦,同时伴有精神抑郁,情绪低落,两胁时有胀痛,胸膈痞闷,纳食欠馨,心悸气短,终日思虑。西医诊断为抑郁状态,服用百解忧等药物后效果不甚理想。近1周来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观舌质淡红,边齿痕,苔白腻,脉弦细滑。属肝郁气滞,痰湿内阻,心肝失调之证,治拟舒郁宁心,柔肝缓急,燥湿化痰之法。方用越鞠甘麦大枣汤。舒郁宁心方加减:苍术10 g,炒栀子lO g,制香附10 g,川芎8 g,淮小麦30 g,神曲10 g,郁金12 g,茯神12 g,红大枣15 g,炒枣仁30 g,夜交藤15 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半月后,患者述抑郁减轻,情绪好转。但仍夜寐欠安,两胁胀痛。观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滑。原方加佛手花10 g,珍珠母30 g。续服1个月。三诊:诸症大减,尤以睡眠明显好转,偶有心烦,心悸。舌脉同前,继服上方30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回访,病情稳定。

 

 

作者: 张岗 王发渭 2013-8-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