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科学家培育出耐涝水稻 惠及亚洲农民

来源:scidev.net
摘要:科学家们说,农民很快就可以获得一种新型的耐涝水稻。10月8日至9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研究共同体的第3届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讨论了这项进展。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与气候变化共同体的协调员ReinerWassmann说,亚洲稻田的大部分位于河流三角洲和低洼地区,它们面临着在季风季节遭遇洪水的风险,而气候变化又......

点击显示 收起

  科学家们说,农民很快就可以获得一种新型的耐涝水稻。10月8日至9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研究共同体的第3届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讨论了这项进展。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与气候变化共同体的协调员Reiner  Wassmann说,亚洲稻田的大部分位于河流三角洲和低洼地区,它们面临着在季风季节遭遇洪水的风险,而气候变化又加剧了这种风险。

  农作物科学家估计,南亚和东南亚每年洪水导致的损失价值10亿美元。

  Wassmann说,农民可以在2009年获得一种名为Swarna耐淹1号的耐涝水稻。这种水稻携带有sub1a基因,可以让它耐受17天的淹没。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David  Mackill和美国加州大学的Pamela  Ronald正在培育耐涝水稻,目前正在几个亚洲国家进行大田试验。

  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数据,国际水稻价格已经达到了过去10年的历史纪录最高点,而供应量直线下跌到了10年的最低水平。

  来自13个国家的约60个国际水稻科学家在会议上讨论了改进型水稻和创新的农作物管理技术,用于帮助农民解决在变化的气候环境以及缺水环境中种植水稻的问题。

  Wassmann  还说:“我们认识到了培育可以应对洪水和更高温度的水稻新品种的必要性,因为水稻生产在某些国家可能面临困难,特别是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脆弱地区。”

  在这次会议上,国际水稻研究所和越南农业科学院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它表明抽水灌溉水泵(用水泵把水送到人工渠难以把水送到的地区)和滴灌可以有助于在旱季减少水的使用15%至20%左右,同时能提高产量至多15%。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