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科学》杂志聚焦自动化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来源:中科院自动化所
摘要:《科学》杂志337卷6101期(2012年9月21日发行)在目录页以首要位置图片导读的方式,刊登了题为《中国高速发展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高度赞扬了中国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取得的跻身国际前沿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文章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自动化所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该文指出,美国早期......

点击显示 收起

  《科学》杂志337卷6101期(2012年9月21日发行)在目录页以首要位置图片导读的方式,刊登了题为《中国高速发展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高度赞扬了中国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取得的跻身国际前沿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文章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自动化所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该文指出,美国早期禁止对中国出口生物特征识别设备和技术,使得中国从零起步开始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特征识别相关设备和技术。如今的中国,已经拥有大量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并在相关算法的实际应用上取得进步,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在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该文引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著名教授Anil K. Jain的话说,中国名列前茅的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实验室,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子青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其研究水平已能跟美国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展开竞争。欧洲IDIAP研究所的知名学者Sébastien Marcel说,来自中国的诸多高质量论文着实让人瞩目。

  文章特别介绍了自动化所在生物特征识别前沿技术上的探索。现有的大多数人脸识别系统容易被人脸照片、视频所攻击,自动化所科研人员成功发明了近红外主动光源的人脸识别设备和系统,利用多光谱特性,成功了抵御人脸照片和视频的攻击。其开发的VSearch技术利用图像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自动帮助用户从海量的视频数据里找到需要的目标。如通过颜色和形状自动搜索汽车,通过颜色和服饰自动搜索行人,极大降低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

  文章还对自动化所近年来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技术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2004年,深圳――香港通关口岸安装了人脸和指纹识别自助通关系统,由自动化所提供近红外人脸识别设备和系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了自动化所开发的人脸识别电子票证系统,旨在通过真实人脸和购票照片的比对,实名制验证参加开闭幕式的持票人。此外,东北煤矿工人采用自动化所谭铁牛研究员主导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系统进行工人工作记录的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

  文章最后报道说,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已站在国际研究前沿,自动化所科研人员正在着手解决的非约束人脸识别,这是一项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作者: 2012-10-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