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国产疫苗技术落后30年?专家称不接种风险更大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摘要:2013年7月1日北京“中国疫苗生产技术落后西方国家30年。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一则有关疫苗安全的新闻近日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因为儿童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更是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在网络上发起了“不打疫苗”的倡议,号召妈妈们不要......

点击显示 收起


2013年7月1日 北京 “中国疫苗生产技术落后西方国家30年!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一则有关疫苗安全的新闻近日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因为儿童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更是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在网络上发起了“不打疫苗”的倡议,号召妈妈们不要给孩子接种任何疫苗。国产疫苗真的“打了不如不打”吗?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近日,一条有关国产疫苗安全的新闻引发了强烈关注,不少家长开始发起不打疫苗的倡议。

家长

疫苗本身就是病毒

除了国产疫苗的生产技术落后、任何疫苗接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概率等原因之外,家长们还罗列出很多原因,告诫大家不要给孩子接种疫苗,“疫苗本身就是病毒,打疫苗就有发生副反应的可能,打疫苗使得病毒发作的概率等于100%,而不打疫苗使得病毒发作的概率小于100%。”,“疫苗中的防腐剂对人体危害极大”……虽然不一定是医学或生物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但道听途说来的消息被家长们传得沸沸扬扬。“疫苗危险,打了不如不打”的传言甚嚣尘上,有人甚至提议大家去国外打疫苗。有人甚至提议大家去国外打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光对记者表示,中国的生物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因此就认定疫苗不安全而排斥接种疫苗的思路则是绝对错误的。曾光说,由于资金、经验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国内生产的疫苗从技术上要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国的疫苗生产有一个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基本能达到要求。至于疫苗本身就是病毒、会有毒副作用等问题,曾光说,医学上常常要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选择,接种疫苗虽然有风险,但这种风险已经被严格控制在了相当低的水平,发生的概率要远比不接种疫苗的风险小得多。拒绝疫苗,让孩子暴露在极大的患病风险中,才是不明智的做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免疫服务与评价室主任郑景山则表示,我国几乎所有的孩子出生以后都需要按照免疫程序来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从该机构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免疫规划的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非常低,没有发现副作用大的问题。

“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一定水平的异常反应发生率,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异常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如果是考虑疫苗安全方面的问题去国外打疫苗,是没有必要的,可能也不太现实。”郑景山说。

同时引起家长们热议的还有二类疫苗的问题。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的免费疫苗和二类的自费疫苗,一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带有强制性色彩,在一些地区,《预防接种证》是孩子入托、入学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二类疫苗则是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既然不是强制的,又有副作用,还要挨那么多针,不打行不行?”很多家长都对二类疫苗持这样的态度。

对于家长们的疑虑,曾光说,二类疫苗之所以没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非因为这些疫苗没有必要接种,而是因为这类疾病属于感染类而非传染类疾病,由于经济成本的原因,没有纳入国家的免疫规划。“二类疫苗不是不重要,只是因为国内没有生产能力或价格太昂贵,政府无力承担,所以才没有被列为一类疫苗。建议家长,如果有经济条件,还是应该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的。”

企业

2000个文件保证安全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疫苗产业启动相对较晚,整体上跟跨国公司相比较,在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一定差距,确有一些现在仍在使用的疫苗,例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等属于技术落后的疫苗品种,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的疫苗生产工艺总体落后国外几十年。北京科兴在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使用了与国外相似的工艺和技术,甲乙肝联合疫苗、流感疫苗也和国外生产工艺类似;2009年成功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不仅采用了全球统一的毒种、工艺、质量标准,而且是在全球第一个完成了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包括北京科兴在内的我国三家疫苗企业研发的手足口疫苗也在全球率先完成临床试验,递交新药申请。

疫苗出问题最主要就是两个环节,生产环节的疫苗质量和流通环节的冷链保存。北京科兴的有关负责人说,以生产环节为例,企业所有操作都严格按照GMP(世界卫生组织对所有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的要求进行,并参考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为确保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科兴公司共有2000多个文件作为支撑。疫苗运输过程也实行全程2至8摄氏度冷链运输,为了保证疫苗质量,科兴用专业冷藏车进行运输,并有温度记录仪全程监测车辆轨迹及温度。

 

专家

接种远比不接种风险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医学上有时不得不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选择,接种疫苗虽然有风险,但这种风险已经被严格控制在了相当低的水平,发生的概率要远比不接种疫苗的风险小得多。拒绝疫苗,让孩子暴露在极大的患病风险中,才是不明智的做法。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专家曾谈到,我国几乎所有的孩子出生以后都需要按照免疫程序来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从该机构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免疫规划的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非常低,没有发现副作用大的问题。

“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一定水平的异常反应发生率,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异常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如果是考虑疫苗安全方面的问题去国外打疫苗,是没有必要的,可能也不太现实。”这位专家说。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某些疫苗可预防疾病在我国几乎已经消灭,所以不必再进行疫苗接种。对于这种说法,专家表示,尽管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国家都非常罕见,但引发这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依然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播。当今世界联系紧密,这些病原体可以跨越地理疆界,感染缺乏保护的人群。比如在西欧,2005年以来,麻疹疫情就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

给孩子一次接种数种疫苗会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风险吗?会不会导致儿童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对此,专家表示,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儿童每天接触数百种异物,这些异物都能诱发免疫反应。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

 

提醒

二类疫苗并非不重要 

同时引起家长们热议的还有二类疫苗的问题。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的免费疫苗和二类的自费疫苗,一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带有强制性色彩,在一些地区,《预防接种证》是孩子入托、入学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二类疫苗则是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既然不是强制的,又有副作用,还要挨那么多针,不打行不行?”很多家长都对二类疫苗持这样的态度。

对于家长们的疑虑,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说,二类疫苗之所以没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非因为这些疫苗没有必要接种,而是因为这类疾病属于感染类而非传染类疾病,由于经济成本的原因,没有纳入国家的免疫规划。“二类疫苗不是不重要,只是因为国内没有生产能力或价格太昂贵,政府无力承担,所以才没有被列为一类疫苗。建议家长,如果有经济条件,还是应该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的。”

作者: 2013-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