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英首次培育出眼部感光细胞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据英国《独立报》网站7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人造视网膜帮助下,不仅在实验室培育出了眼部的感光细胞,而且将其移植进失明老鼠的眼部后让老鼠“重见光明”。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标志着人们向使用干细胞治疗失明又近了一步。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视锥......

点击显示 收起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7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人造视网膜帮助下,不仅在实验室培育出了眼部的感光细胞,而且将其移植进失明老鼠的眼部后让老鼠“重见光明”。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标志着人们向使用干细胞治疗失明又近了一步。

    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失去感光细胞是造成大量退行性疾病病患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该研究的领导者、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的罗宾·阿里教授表示,最新研究的突破在于,他们已经证明,可以将由胚胎干细胞获得的感光细胞植入成年老鼠眼部,这一研究为人类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他们将在5年内进行人体试验,试验如果取得成功,有望使医生们借用干细胞移植来改善成千上万名由于丧失感光细胞而罹患退行性眼病患者的视力。

    阿里团队从老鼠的胚胎中提取出了干细胞,并在实验室培育出的人造视网膜帮助下,将这些胚胎干细胞培育成了感光细胞。这一过程使得视杆细胞能发育出复杂的三维结构,而三维结构对于视杆细胞能正确“工作”非常重要。随后,他们将大约20万个人造视杆细胞移植进患夜盲症的老鼠视网膜内,这些老鼠的视网膜内缺乏这种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提供视力的视杆细胞,结果新细胞完全同复杂的视网膜组织结合在一起。

    阿里称:“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已经能很好地处理干细胞,并诱导它们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成体细胞和组织。但迄今为止,视网膜的复杂结构一直被证明很难在实验室中再生。而我们的技术很好地模拟了细胞正常的发育过程,这意味着我们能在正确的发育阶段将细胞挑选出来并进行纯化,以确保移植成功。我们接下来打算利用人类细胞对这一技术进行精炼,以便我们能尽快开始人体实验。”

    总编辑圈点

    很有意思的一个事实是:许多人认为眼睛是最精细的一个器官,精细到其复制难以想象;然而干细胞治疗最可能率先突破的领域恰恰是再造眼睛。尽管科研人员目前的成绩仅是培育出一部分视网膜细胞,但近两年,各种与视觉相关的细胞复制都频传捷报,让我们不禁想到,也许再过一二十年,眼睛的修补技术就能够用于人体。盲人必须终身忍受的黑暗,这一令正常人唏嘘的残障,或许很快就像白内障那样容易治疗。干细胞研究的光荣莫大于此。

作者: 2013-7-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