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董雅娟:30年科研做足“牛”文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摘要:它们诞生于2001年11月3日和6日,是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是‘国宝牛’。30年科研做足“牛”文章“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是对董雅娟近30年技术科研的最好总结。董雅娟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体细胞克隆牛研究上来,并填补了一个个国内空白、获得了多项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2001年,我国首例和第......

点击显示 收起

  “这就是康康和双双,今年已经13岁了,体重都在1600多斤。它们诞生于2001年11月3日和6日,是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是‘国宝牛’。”山东布莱凯特黑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雅娟高兴地对记者说。

  “美丽‘中国梦’,圆梦靠行动。我的‘中国梦’就是培育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最好的肉牛品种,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我们要把企业的发展梦、个人的成功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交出一份完美答卷。”董雅娟说。

  30年科研做足“牛”文章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是对董雅娟近30年技术科研的最好总结。

  说到与牛结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董雅娟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畜牧研究所胚胎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做技术员,做的就是牛的胚胎生物技术研究。

  1996年,黑龙江省选拔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去国外培训,董雅娟入选。不久后,董雅娟再度赴日本,成为国际著名胚胎生物工程专家山口大学铃木达行教授的研究生,一年后,考取博士。

  很快,学习勤奋、思维活跃的董雅娟便得到了导师的认可。董雅娟从日本回来后选择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前身莱阳农学院,学校投资200多万元为他们建起了动物胚胎工程实验室。董雅娟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体细胞克隆牛研究上来,并填补了一个个国内空白、获得了多项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

  2001年,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降生;2003年,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的体细胞克隆牛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犊牛降生;2003年,中国体细胞克隆牛首例和第二例自体繁殖后代成功降生,进一步确立了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而她发明的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一步法移植技术,不仅快速、简捷,而且成本很低,有利于迅速普及。

  对她而言,科学研究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让自己的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百姓手里的“成果”,才是真正的成功。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一成果转化出来,把高档牛肉端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女教授进村办农场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当地一直有养牛的传统。但怎样才能把牛养得更值钱、让农民更赚钱,却是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2003年在一次“百名博士淄博行”活动中,有项目的董雅娟和“找项目”的高青县相遇。

  董雅娟带来的“牛”信息让高青县委县政府看到了希望。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2004年,董雅娟带着“克隆牛改良高档肉牛”项目终于在离高青县城30多里外的黑里寨镇仁里村安营扎寨,开始创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以公司的模式推进高档肉牛繁育与产业开发。

  2006年4月7日,他们培育的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第三代后代“黑妞”在黑里寨镇仁里村农户孙玉俭家中成功降生。2009年,董雅娟在国内首次培育出高档优质肉牛新种质——布莱凯特黑牛,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为推广黑牛养殖,她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模式,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档优质肉牛繁育-育肥-屠宰加工-销售的产业化链条,并形成了一整套产业化推广机制。

  打造百亿元黑牛产业链

  十年过去,单纯的黑牛养殖已经满足不了董雅娟事业的发展,以蚯蚓养殖为突破点的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在尚在建设中的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有一片占地80亩的蚯蚓养殖区,记者看到,一排排的牛粪中,弯弯曲曲的蚯蚓若隐若现。“因为是生态养牛,所以我们的牛粪在清理前都做了处理,所以这里到处是牛粪,却没有一点异味。”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循环经济模式。“养牛的牛粪用来养蚯蚓,蚯蚓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蚯蚓本身也是中草药的一种,它体内含有的蚓激酶可以做生物制药原料,目前我们还在临床试验阶段。”

  “当年我们是个只有9个人和几十头牛的小公司,经过近10年的努力拼搏,我们的黑牛存栏已达3万头,注册资本金从50万元变成5310万元,总资产6.2亿元。”董雅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经过前期十年的积累,我们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启动创业板上市程序,再有个五六年,我们就能做到存栏10万头,产值60亿元。”

  十年磨一剑,挥戈正当时。董雅娟怀揣着对梦想的坚韧追求,铸就了这样一条坚固、并不断衍生的黑牛经济循环产业链。她说,她的梦正在一点一点变成现实。“下一步,将以高青为核心,以黄河三角洲为腹地,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拉长做大产业链条,力争到‘十三五’,做到黑牛年育肥20万头,出栏10万头,形成百亿元山东黑牛产业链。”

作者: 2013-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