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药代动力学打通传统医药科研瓶颈

来源:城市快报
摘要: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论文的作者既有知名专家、教授,也有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等后起之秀。论文分为专题报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病等,共十个部分,内容丰富,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风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概况和进展......

点击显示 收起


  8月9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267篇。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论文的作者既有知名专家、教授,也有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等后起之秀。论文分为专题报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病等,共十个部分,内容丰富,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风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概况和进展。其中包括先进的转基因技术、分子水平研究,中药药理、中药复方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临床实验研究、经验总结,诊疗方案探讨、临床护理研究等。一部分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应用价值。

  据了解,30余位专家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与会临床医学工作者共同研讨、广泛交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科近年来所取得的新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的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上,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司端运博士,代表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了“确有疗效的中药痹祺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和共鸣。

  院士领衔精英团队 打通瓶颈建立标准

  据司端运博士介绍,“确有疗效的中药痹祺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课题,是由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由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湖北大学一批药物学精英组成的科研团队,于2007年至2011年历时四年完成的。

  众所周知,中药包括传统药物和天然药物,是世界传统药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中占有特殊地位。然而,中药多为复方制剂,多数方剂由多味药组成,而每味药中又有多种成分。同时,中药精妙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又使几味中药或几种成分相互作用后,各有协同、制约或改性的变化,其作用机理远较西药复杂得多。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用现代药物理论诠释和证明传统中药神奇作用一直是中药的短板,制约了中药现代化前进步伐。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借助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草药,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为药物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由于中药是一个复杂的药物系统,其药动学的研究较通常的化学药物的药动学更为困难,对其药动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热点和难点的研究极具挑战性,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一直以来,有关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仅限于少数有效成分和单味药,对于组方复杂的中药鲜有涉及。

  基于上述情况,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决定将复方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为重点资助项目,打通瓶颈。

  层层筛选课题用药 痹祺胶囊最终入选

  项目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中药作为科研模型中药。这个中药必须同时满足多个科研诉求:一是通过中药药动学研究认识中医药科学内涵,认识中医药理论是中医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基础;二是体现中医学“整体观”的中药药动学研究的学术思想,探索其中的相关性、规律性,有助于揭示其科学内涵;三是建立系统的多维的研究模式探索中药组方理论与功效的关系,根据方剂“君、臣、佐、使”等的经典理论,横向比较其成分—靶点网络的性质差异,挖掘药性对方剂的体内作用综合效应。因此,这个中药方剂模型一定是一个完全符合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有代表性的经典处方,同时要有确切而独特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副作用少,有一定的作用机理研究基础,而且要确保该药有长期稳定的产品质量。

  刘昌孝院士一向以严谨、严格著称,对于研究目标的选择慎之又慎。在多轮筛选、论证、广泛征求同行意见的过程中,痹祺胶囊脱颖而出。

  痹祺胶囊处方源自于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留下的中医药瑰宝“一粒仙丹”。“一粒仙丹”又名“宝寿丹”,经华佗徒弟吴普的后人代代相传,临床应用已有180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一粒仙丹”传到了吴普的后人吴香山手中。1956年,吴香山被选调进入安徽省人民医院,任中医外科医师、副主任医师,同年协助创建省立医院中医外科,“一粒仙丹”在医院内使用时曾暂定名“筋骨止痛丸”。后来,吴香山无偿把“一粒仙丹”的药方捐献给了国家,落户京万红药业。

  随即,京万红药业历经8年的艰辛研制和不懈坚持,经过处方的屡次调整和大量的临床、药效研究,1991年痹祺胶囊终于得以面世,成为国家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实施后首批被批准的国家中药三类新药。痹祺胶囊处方由10味药组成,配伍经典,非常具有代表性。它是以马钱子为君药,同时以四君子汤做基础,对它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性,非常有说服力。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京万红药业并没有停止科研的脚步,2000年至2001年,京万红药业委托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在天津组织开展了痹祺胶囊的临床再验证。实验结果证实,使用痹祺胶囊治疗684例风湿病患者,疗效令人满意。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通过总结痹祺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浅静脉炎等五大类、九种疾病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了痹祺胶囊的五大疗效特点:一是起效快、疗程短;二是有效率高,除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67%以外,其他疾病的有效率都达94%以上;三是对各种临床指标如疼痛、压痛、晨僵、肿胀以及各种关节功能活动范围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四是安全,不良反应小;五是痹祺胶囊的疗效并不低于常用的牵引、按摩、理疗等治疗手段,且口服非常方便。

  痹祺胶囊以它确切的疗效,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临床实验,证明了它在风湿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随着痹祺胶囊走出天津,其神奇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同时也引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的关注。2005年,王永炎院士领衔国家科技部基础攻关项目“中药材标准及相关中药临床疗效观察标准”研究。该课题组先后考察了全国众多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成药,最终,王永炎院士甄选了痹祺胶囊作为研究药物。经过全国10省18家三甲级以上医院1120例病症的科学研究实验,获得了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疗效、安全性的科学评价,以科学的论据证明了痹祺胶囊在治疗这四种疾病上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领衔,通过细胞分子药理学、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揭示了痹祺胶囊免疫调节、保护软骨的作用机制。科学地证实了中药不同于西药的多靶点作用特点,为痹祺胶囊在全国同类中药中占据学术领先地位。同年,张伯礼院士还将痹祺胶囊推荐为天津市科委首批“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之一。

  正是张伯礼、王永炎两位院士的重量级科研成果奠定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加之京万红药业对痹祺胶囊在科研上长期不懈地坚持和努力,吸引并给予刘昌孝院士更多选择痹祺胶囊的理由。经过多次与张、王两位院士及同行们的审慎研究,征求意见,最终确定痹祺胶囊作为项目研究模型中药,将课题命名为“确有疗效的中药痹祺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反复拆方组合实验 彰显痹祺神奇疗效

  2007年伊始,刘昌孝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正式开始了“确有疗效的中药痹祺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的科研工作。作为国内首例复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没有可借鉴的前人经验,没有可模仿的实验模式,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痹祺胶囊是治疗风湿骨关节疾病的代表药方。方中马钱子(调制粉)为君药,党参、白术、茯苓和丹参为臣药,以三七、川芎、牛膝、地龙相佐,加之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充分体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科研人员根据刘昌孝院士“从中药整体观念认识中药的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出发,将痹祺胶囊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进行拆方组合试验,10味药拆方,按照君药、君药+臣药、君药+佐药、君药+使药等重新组合后被分为14组,分别重复进行药效学试验。

  试验证实痹祺胶囊全方配伍组相较于任何一个拆方组,无论在抗炎镇痛消肿,还是在免疫调节方面均表现出更强的药效作用。特别是发现了马钱子在不同组合中的药代动力学试验中所发挥的功效是不同的,而让科研人员更加意外的是,将痹祺胶囊中除君药外的其他9味药分别和君药配伍,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单味药成分能够带来这样神奇的变化。如此看来,这种变化的奥妙还是痹祺胶囊复方整体配伍的结果。

  经过反复实验,科研人员给出如下结论:“按照中药复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对痹祺胶囊进行拆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首次发现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单体组和君药组的药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痹祺胶囊全药组能够显著延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降低峰浓度,并显著延长有效浓度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但不影响其吸收总程度。表明痹祺胶囊复方中除君药外的其他配伍组分影响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力学行为,差异主要体现在吸收过程。结果表明臣药组和佐药组均能显著延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达峰时间,延缓吸收,继续将臣、佐药拆方的单味药组与君药配伍,未见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该研究首次提示了臣、佐、使药相互作用对君药药动学的影响,体现了痹祺胶囊复方配伍中的科学性。”

  “通过以上研究,了解马钱子效应成分化学单体、君药以及痹祺胶囊全方口服给药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分析君药及全方与化学单体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再通过拆方比较,阐明痹祺胶囊复方配方的相互作用,并从药物吸收和分布的角度,探讨复方配伍对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体内ADME过程影响的关键环节,为揭示痹祺胶囊复方配伍的科学性,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探索思路。”

作者: 2013-9-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