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研究新成果

来源:生物通
摘要: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可变剪接研究的新成果,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剪接异构体的惊人多样性。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金勇丰(YongfengJin)教授。可变剪接能从单个基因组位点产生数量惊人的异构体,果蝇Dscam1和脊椎动物Pcdhs是两个经典范例。在黑腹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可变剪接研究的新成果,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剪接异构体的惊人多样性。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金勇丰(Yongfeng Jin)教授。

可变剪接能从单个基因组位点产生数量惊人的异构体,果蝇Dscam1和脊椎动物Pcdhs是两个经典范例。在黑腹果蝇中Dscam1通过互斥剪接编码38,016个不同的异构体,而脊椎动物Pcdhs通过可变启动子生成异构体多样性。

研究人员揭示了螯肢动物中的一个Dscam基因家族,这些Dscam基因比较短而且具有串联排列的5′表达盒(cassettes)。这些sDscam通过可变启动子和可变剪接这两种途径产生了大量的异构体。进一步研究显示,sDscam与果蝇Dscam1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而且sDscam的组织结构与脊椎动物Pcdhs的5′可变区非常相像。这些发现对于理解果蝇Dscam1和脊椎动物Pcdhs的功能相似性有重要的意义。

前不久,一个跨国团队首次对可变剪接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性研究。他们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同一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异构体常常承担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不论它们结构上有多么相似。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的Xinping Yang博士是这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这一发现将显著影响我们的生物学认识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有必要分别研究各个蛋白质异构体的正常功能,阐明它们在疾病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更多信息请参见:南方医科大博士Cell发表重要成果)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我们人类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得益于一个关键性分子事件。在脊椎动物中,大脑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举例来说,人类和青蛙已经独立演化了三亿五千万年,其大脑功能已经有天壤之别。那么这巨大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研究显示,人类和青蛙拥有的基因数相当接近,它们的物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可变剪接(AS)。PTBP1蛋白的可变剪接控制着神经元的生成,帮助哺乳动物进化出更大更复杂的大脑。(更多信息请参见:Science:人类凭什么成为万物之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缺乏生存所需的一种蛋白,这种疾病一直是种不治之症。罗氏制药(pRED)、PTC Therapeutics、SMA基金会、南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合作开发了一个可以口服的小分子药物,这种药物能够改变特定mRNA的剪接,在运动神经元中恢复关键蛋白的合成。他们用这种药物对SMA小鼠模型进行治疗,成功改善了小鼠的肌肉量、运动机能和生存情况。这一令人兴奋的成果发表在本期的Science杂志上。(更多信息请参见:Science:口服RNA剪接药物有望治疗绝症)

作者简介:

金勇丰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美国布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3名)、省部科技进步奖6项。目前主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近年在Nat Struct Mol Biol, Nucl Acids Res, RNA, MBE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作者: 2016-4-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