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喹诺酮类药开发大步前进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喹诺酮药物是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新药,受β-内酰胺类药物大潮的影响,直到近几年方显示出真正的价值,其优异的抗感染作用,现已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在临床应用与新适应症的开发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克服抗菌谱窄和毒副作用影响后,已由第一代的萘啶酸、吡哌酸发展到新一代产品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和第四代产......

点击显示 收起

喹诺酮药物是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新药,受β-内酰胺类药物大潮的影响,直到近几年方显示出真正的价值,其优异的抗感染作用,现已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在临床应用与新适应症的开发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克服抗菌谱窄和毒副作用影响后,已由第一代的萘啶酸、吡哌酸发展到新一代产品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和第四代产品克林沙星、莫西沙星等系列产品,从而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可丰量的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 
     
     
     
    萘啶酸是1962年问世的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是合成抗疟药氯喹时发现的副产品,在近半个世纪里,经过不断的探索,全面揭示了喹诺酮抑制细菌中拓扑异构酶、阻碍其复制合成的机理,推进了药物的快速进展,并逐渐取代了硝基呋喃、磺胺的地位,现已有20多个品种在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新的药物仍在开发之中。 
     
    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抵御了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滋生蔓延,然而在人海如潮的都市中,新的病菌仍然相继萌发,新药的研究远未终止。在琳琅满目的抗菌药品中,第三代产品氟喹诺酮类是目前用量大、应用广的品种,其中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已是全球最畅销的药物,在全球市场上是仅次于希舒美、安美汀和克拉霉素等产品,2003年在全球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中,分别居于第3位和第7位,在全球抗感染药品市场上,呈现出欲与抗生素势比高的局面。 
     
    2003年世界最畅销的410种药品中,喹诺酮类药有六大品种,销售额为42亿美元,与2000年PharmaBusiness杂志公布数据相比增长了27.27%,占统计数据中73个抗感染药物销售份额的13.05%,占据了全球主要医药销售市场1.7%的份额,我国抗感染药品处于与世界逐步接轨的时期,现将临床常用和产量较大的几个品种进行综述分析。 
     
     
     
    新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是近年来最引人瞩目的明星产品,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对氧氟沙星有很大的替代性。该品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以优异的抗菌活性,强大的组织穿透力得到了医生、患者的认可,已成为喹诺酮类中是一支劲旅。 
     
    左氧氟沙星由日本第一制药研发成功后,1991年已进行三期临床,1994年在日本上市,尔后授权强生公司和安万特公司进行全球市场的开发。本品1996年通过了FDA审批后,1997年强生公司的产品在美国上市,商品名Levaquin。安万特的左氧氟沙星名为Tavanic。此外,日本参天制药公司也开发的左氧氟沙星眼科用药,2000年分别以Cravit和Quixin商品名在日本和美国上市,2001年已在英国、芬兰、瑞典、丹麦等8个国家获准用于临床。 
     
    2000年左氧氟沙星世界性销售额约13亿美元,其中强生的产品为10.89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42.7%,在世界畅销药品中名列第37位。至今,全球左氧氟沙星及复合制剂已近20亿美元,单方药增速已放慢,强生的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复方制剂占据了市场中主要角色。 
     
    在国内氟喹诺酮产销形势一片火爆中,左氧氟沙星用药呈现出快速攀升的景象,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以其强劲的长势壮大了喹诺酮阵容,从而形成了2003年64亿元的市场规模。 
     
     
     
    产业布局带动生产力 
     
     
     
    1997年由浙江新昌药业开发的左氧氟沙星(来立信)上市后,成为国产品的先锋,1998年双鹤药业、浙江京新制药、扬子江药业、常州第二制药相继开发成功,为市场打下了牢固基础。到上世纪末已由浙江新昌、北京优你特、双鹤药业占据着全部市场,表现出相当高的产品集中度。 
     
    随着专利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成了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多条生产线,市场不断闪烁着产品上市的亮点,也形成了由广东万成、上海三维、浙江康裕、常州第二制药、重庆莱美多家企业加入了角逐战场。 
     
    左氧氟沙星主要剂型有片剂、胶囊、注射液及粉针剂,1998年之前总共有注册生产证10多个,经过药品GMP认证复审后,至2004年原料药为14个厂家生产,口服固体制剂40个,注射及输液剂120多个,此外,还有滴眼剂、外用剂8个,产业布局于江南塞北。 
     
    该品以内销为主,在医院和零售全线增长的情况下,也推动了原料药产量的增长, 2002年原料药产量47.34吨,2003年同比增长6%,达到50.16吨,其中新昌药业、昆山双鹤产量占一多半,表现出较高的生产集中度。注射液方面,2003年上半年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倍,已达3056万瓶,占喹诺酮输液总量的36%,由阿拉宾度同领药业、四川科伦、新昌制药厂、双鹤药业四家占据了八成。 
     
    2002年左氧氟沙星片剂、胶囊总产量已达1.4亿片,2003年快速上升,上半年总量已达1.6亿片,比去年同期增长375%,比本世纪初增长6-7倍。其中:扬子江药业、双鹤药业两家产量占70%,从而形成了近10亿元口服制剂的市场份额,其中品牌产品是左克、来立信、利复星、洛威、可乐必妥、裕力兴、京必妥新等,而且前10大品牌占据了95%的市场。 
     
     
     
    临床需求拉动了市场 
     
     
     
    回顾往昔,1998年上半年左氧氟沙星在重典城市医院用药才进入42位,全年用药金额2515万元,只占喹诺酮类的8.76%,随后几年中用药金额一路上扬,到2000年已进入到第4位,用药金额1.59亿元,已占喹诺酮类的40.2%。近两年,在医院市场中蝉联魁首,2003年16城市医院已增长到3.79亿元,成为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中非他莫属的药物。 
     
    据SFDA时每信息统计表明,在我国药品不断降价的形势下,左氧氟沙星全国市场已从1999年的9.21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38.52亿元,在短短的五年间已增长了418.24%,在喹诺酮类药物中占据了60%的份额,尤其是国产左氧氟沙星已占据93.23%的市场份额。 
     
    2004年上半年左氧氟沙星市场平稳增长,与比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6.74%,从而半年间创下了2.22亿元的市场收入, 
     
    其中: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左克”占总郑额的35.85%,北京双鹤药业的“利复星”占总金额的13.39%。可以说药品的良好疗效、适中的价位,是市场发展的动力,现已成为深受欢迎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其多种释药系统技术还在临床研究与审批之中,最终将同步进入热销药品的行列。 
     
     
     
市场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11期  
     
     
     
   
 
作者: 本报特约撰稿人 蔡德山 2005-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