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9卷第1期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骨不连50例分析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带锁髓内钉。下肢骨折。骨不连随着生物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带锁髓内钉成为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方法,在国外占90%,在我国正在普及当中。作者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不连50例54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下肢骨折;骨不连

    随着生物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带锁髓内钉成为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方法,在国外占90%,在我国正在普及当中。作者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不连50例54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54处骨折病人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平均39岁,均符合骨不连的标准。股骨29例,胫骨21例;左侧21例,右侧29例。开放性骨折30例,闭合性骨折20例。原为钢板固定38例(其中股骨骨折30例,胫骨骨折8例),外固定架12例,均为胫骨骨折。

  12  治疗方法 

  原为外固定架固定者,术前5~7 d拆除外固定架,改为石膏固定,待肉芽组织填平钉道后手术。原为钢板固定者,手术中取出钢板,并尽量少剥离骨膜。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根据术前查体、X线片及术中所见,将骨折分为对位对线良好并且骨折处相对稳定和有旋转、成角畸形或骨折处不稳定两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手术方法有所不同。第1种情况术中可以保持原有的骨折状态,不需再折断复位。从梨状窝或胫骨上端向髓腔内顺行插入导针。如果骨折处髓腔已封闭,插入一长柄尖钻,将闭合髓腔钻开,再插入导针,扩髓,打入髓内钉,单侧上锁(近端骨折上近侧,远端骨折上远侧),即用动力型带锁髓内钉,取髂骨植骨。术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地负重功能锻炼。第2种情况需先打入髓内钉,上下两侧上锁,即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然后植髂骨。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待见有新骨痂形成时,一般于一个半月左右,可拔除一侧锁钉,改为动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并负重锻炼。

  2  结果

  47例于术后8~18个月愈合,未发生断钉、畸形愈合等情况。有2例发生感染,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病人,经使用大量抗生素后缓解,于术后1年骨折愈合,取出髓内钉。29例股骨中有3例股骨骨折术后仍未连接,经改用半环槽外固定架后愈合,愈合率95%。按照KLemn及Johnerwruh标准,股骨骨折愈合优良率952%,差48%,胫骨骨折愈合优良率100%。

  3  讨论

  31  带锁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优势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病人全身状况、骨折的部位、粉碎的程度、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有无感染、固定的方法及材料和术者的操作技巧等。钢板治疗骨折,由于需剥离较多骨膜,有应力遮挡效应;外固定架固定易发生折断端错位或成角畸形,仍有许多骨折在术后发生不愈合。其中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率5%~7%,胫骨骨折不愈合率则更高;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不愈合率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有关,愈合不良率为105%~460%,不愈合率为11%~48%[1]。带锁髓内钉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其适应证广,几乎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髓内钉带锁后可有效防止成角、旋转、短缩等畸形,其为中轴固定,应力遮挡小,尤其动力型几乎无应力遮挡,扩髓时的骨屑可以起到髓内植骨的作用。开放穿针总的不愈合率为21%,闭合穿针仅为1%[2]。所以当钢板、外固定架或其他方法治疗骨折发生不愈合时,不应继续使用原有的固定方法,而应改用带锁髓内钉。Webb[2]曾报道105例不愈合的股骨干骨折,用髓内钉固定后随诊101例,骨折愈合率为96%。

  32  关于动力型与静力性带锁髓内钉的选择 

  虽然有学者认为静力型带锁髓内钉不影响骨折愈合的时间及速度,不需要分次取出螺钉及拔出髓内钉,认为那样需二次手术及可能发生旋转畸形,但断端间轴向压力应为治疗骨不愈合的关键因素,并且大多数的骨不愈合,骨折断端之间已有一定的纤维或软骨连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骨折处于对位对线良好的病人,在手术中不重新折断,直接用动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一次手术而不会再发生错位。对那些对位对线不良而需要再次复位或骨折端仍不稳定的病人,则术中先用静力型固定,术后复查,发现骨折处有新骨痂形成时取出一端螺钉,由静力型改为动力型,以促进骨折愈合,实践证明效果满意。

  33  注意防治感染 

  感染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骨不愈合病人中有些是因为软组织感染造成的,有些是因为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造成的,有些原来使用外固定架或骨牵引治疗。这些病人在改用髓内钉治疗时,都有较高的发生感染的风险,应谨慎行事。外固定架或骨牵引拆除后建议不要立即手术。髓内钉术后若发生感染,可以继续固定,有时感染存在,骨折亦能愈合。若感染不能控制,需拔钉、扩髓和髓腔冲洗,换钉继续保持骨折稳定,有时还需将髓内钉改为外固定。

  参  考  文  献

  1罗先正,邱贵兴髓内钉内固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6

  2Webb XLIntramedullary nailing and reaming for delayed union or nounion of the femoral shaft[J]Clin Orthop,1986,212:133

  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骨科  265500

  (收稿日期:20041109)   

 

作者: 王璐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