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昼夜动态血压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力衰竭(CHF)程度的关系。方法CHF患者80例,依心功能分为A组(心功能II级)42例和B组(心功能Ⅲ、Ⅳ级)38例作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各级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昼夜血压节律减弱或消失的比率增大,A组有24例(占56%),B组有35例(占9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力衰竭(CHF)程度的关系。 方法 CHF患者80例,依心功能分为A组(心功能II级)42例和B组(心功能Ⅲ、Ⅳ级)38例作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各级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 结果 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昼夜血压节律减弱或消失的比率增大,A组有24例(占56%),B组有35例(占 92%),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HF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并与CHF的严重程度 有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由于动态血压(ABP)能较偶测血压(CBP)更好地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住院的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做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节律的改变,旨在探讨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力衰竭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6年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肋例按心功能分为A组(心功能II级)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0~90岁,平均(75±10)岁,原发疾病;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肥厚型心脏病2例。B组(心功能Ⅲ、Ⅳ级)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62~91)岁,平均(74±11)岁;原发疾病:高血压痛16例、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肥厚型心脏病 1例。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CHF急性症状被控制以后,继续服用利尿药和(或)洋地黄制剂,停用ACEI,对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则经抗心衰治疗48h以后检查。采用AMP-4型无创性携带式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作24h ABPM。监测期间,患者保持原有的日常生活规律。血压监测间隔设定为30min。ABPM的数据由计算机分别统计:①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与舒张压<24h DBP),白天(6:00~22:00)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夜间(22:00~6:00)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②夜间血压下降率为白昼平均血压与夜间平均血压之差除以白昼平均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为夜间血压计下降率<10%。③低血压负荷:各组中平均动脉压低于90mmHg(1mmHg=0.133kPa)的次数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随心力衰竭的加重,收缩压均值呈下降趋势(B组0.05)。夜间平均收缩压A组较B组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呈升高趋势,见表1。

  表1  各组之间24h动态血压各参数的比较(略)

  2.2  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在A组有24例(占56%),B组有35例(占92%),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ABPM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增多,ABPM较偶测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及判断预后,其中尤以动态血压均值,昼夜节律紊乱,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值最有意义[1]。观察本文心力衰竭病人动态血压24h SBP、dSBP或nSBP随心功能的变差,平均收缩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低血压的发生率却升高,这种变化在晚期心衰病人中更明显。提示平均收缩压的降低是CHF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的重要标志。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和过度降低可引起靶器官的灌注不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文献认为平均动脉压低于90mmHg的CHF患者生存率显著降[2]。目前认为CHF时血压调节异常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CHF时静脉淤血、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了外周血管阻力升高、钠水储留,影响了血压节律;(2)很多对CHF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利尿剂、β-受体阴滞剂、ACEI等也是引起临床低血压的一重要因[3];(3)但心力衰竭后期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下降、压力感受器受损,使血压昼夜节律性得到部分恢复,部分严重CHF患者其血压的昼夜节律性和变异性与正常人相仿[4]。
   
  正常人血压呈双峰一谷的昼夜节律变化,即白昼血压水平较高,而夜间血压水平较低,呈勺形。而CHF时,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并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中心功能分级高的B组病人较A组病人发生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的比率明显增高。据报道左室肥厚、无症状的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在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或消失的个体中比有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的个体严重[5]。ABPM在CHF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监测和治疗CHF患者的新手段,应用ABPM能够监测患者的血压降低程度、减少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并评估血压的昼夜节律性,对预防诸如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等恶性事件、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帮助CHF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ABPM还能研究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药物的耐受性、停药后的反弹现象以及血压的峰谷值等,在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者血压不稳定的患者中,应用ABPM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十分重要。ABPM能够很好的监测CHF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的变化,随时进行药物的调整,对防治靶器官灌注不足及改善CHF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索新,陈运贞.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2:69.

  [2] Fu GS, Meissner A, Simon R. Repolarisation dispersion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eft ventricular function[J]. Eur Heart J, 1997,8(2):281.

  [3] Squire IB. Angiotensin convening enzyme inhibition in heart failure: clinical trials and clinical practice[J]. Cardiovasc Drugs Ther,2002,16(1):67.

  [4] Moroni C, De Biase L, Pannarale Get al. 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 and variability in subjec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J].Blood Press, 1998,(5-6):282.

  [5] Verdecchia P. Prognostic value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current evide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Hypertension,2000,35(3):844~851.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老年科,海南 海口 570208.

作者: 许丽娃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