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老年戊型肝炎42例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戊型肝炎。老年人戊型肝炎发病的平均年龄正逐渐增大,老年患者所占比例增多,发病有老年化趋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人口老年化,老年人户外活动增多,导致与感染源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卫生习惯及某些流行因素等相关[1]。为了探讨老年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对平阳县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42例老年性戊......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戊型肝炎;老年人

  戊型肝炎发病的平均年龄正逐渐增大,老年患者所占比例增多,发病有老年化趋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人口老年化,老年人户外活动增多,导致与感染源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卫生习惯及某些流行因素等相关[1]。为了探讨老年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对平阳县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42例老年性戊型肝炎和42例非老年性戊型肝炎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戊型肝炎来自该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住院患者:老年组42例,男39例,女3例,年龄60~81岁,平均(71±4.3)岁;非老年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20~58岁,平均(35±5.5)岁。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急性戊型肝炎诊断标准,均为HEV-IGM或 HEV-IGG阳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ELISA检测HEV-IGM和HEV-IGG,试剂盒由美华及科华公司提供。同时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UT7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84例戊型肝炎全年散发,发病前2周~2月有经常在外就餐、进食海鲜食品,无家庭聚集现象。冬季好发12月~3月多发,老年组52.38%(22/42),非老年组50%(21/42),其次为夏季6~8月,老年组23.81%(10/42),非老年组21.43%(9/42)。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前病程:老年组10~55d,平均(26±10.52)d;非老年组3~20d,平均(7±6.39)d(P<0.05)。

  2.2  感染模式及临床类型 

  老年组单纯性戊型肝炎30例,乙戊重叠感染1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4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非老年组单纯性戊型肝炎39例,乙戊重叠感染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30例,亚急性重症肝炎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

  2.3  临床特点

  2.3.1  发热(体温37.2~39.6℃一般持续3~7d)、乏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为稀水便3~5次/d)、黄疸、皮肤瘙痒。具体比较详见表1(P<0.05)。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略)

  2.3.2 并发症 

  老年组42.86%(18/42):腹水7例、肺部感染3例、急腹症3例、消化道出血5例;非老年组7.14%(3/42):急性心肌炎2例、急腹症1例(P<0.05)。

  2.3.3  合并症 

  老年组比例61.90%(26/42)为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胆石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非老年组30.95%(13/42)为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胆石症(P<0.05)。

  2.4  实验室特点 

  老年组ALT(422±106.8)μ/L, TBIL(396.2±60.5)μmol/L, ALB(23.2±5.7)g/L;非老年组ALT(857.4±316.2)μl/L,TBIL(266.7±31.6)μmol/L, ALB(38.2±11.2)g/L。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临床复常时间和黄疸持续时间老年组为38.2d和68.5d;非老年组为21.5d和32.58d(P<0.01)。

  2.5 临床转归 

  84例戊型肝炎患者老年组死亡3例,死因为胰腺炎1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另有3例重症病人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其他病人均好转或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老年组(41±9.45)d,非老年组(28±7.5)d(P<0.05)。

  3 讨论
   
  通过对同期老年及非老年戊型肝炎比较分析,老年戊型肝炎有以下特点:(1)黄疸率高、程度深、持续时间长,易发生胆汁瘀积。与老年人胆汁排泄、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胆汁瘀积易被误诊为胆管系统机械性阻塞性黄疸应引起临床注意。(2)白蛋白下降和白球比例异常多见。因为老年人感染戊肝后对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影响大,原因有二:①肝脏退行性改变,肝细胞数目减少,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减低,蛋白合成能力降低,肝脏储备能力降低,药物疗效差,易发生不良反应。②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发病率增加,超重症状恢复慢。肝细胞蛋白质合成等功能低下是老年戊型肝炎病情迁延的重要原因之一。(3)并发症多。老年人进行性脏器功能退化,免疫功能低下肝细胞再生能力差,储备力下降有关。当患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后,老年人消化道症状重,进食量少,每天静脉输液量多。全身营养、代谢和免疫状况下降,加之消化道血液循环淤滞,粘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移位[2,3]。内毒素血症及毒性物质增多,凝血机制障碍,故易发生出血、感染、急腹症等。(4)合并症多,老年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均呈递减状态、代偿能力下降、往往因某种病症而导致多器官损害、甚至衰竭使病变加重或错综复杂。同时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下降,治疗反应差,易发生不良药物反应,故病程迁延康复缓慢。(5)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或漏有研究表明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人体免疫力不持久,可再次感染老年人与青年人同样易感[4]。老年是戊肝发生重症化转变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重肝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峰值6周对2~4周),临床症状重预后凶险[5]。由于老年人机体衰老,反应力下降,早期临床症状轻微或不典型,且就诊时间相对较晚,易延误早期诊断及治疗时机。因此对发热、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的老年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除进行腹部B超或CT检查外,应常规进行戊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以利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庄辉.戊型肝炎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0,4:1.

  [2]李澍,冷希圣.门静脉高压症和胃肠道[M].黄筵庭.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3~137.

  [3]李智华,韩本立,游健,等.阻塞性黄疸患者抗内毒素治疗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5(2):119.

  [4]王宇明,顾长海. 戊型肝炎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3,11(3):159.

  [5]杨绍基. 戊型病毒性肝炎[M].彭文伟. 病毒性肝炎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8~62.


作者单位:平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浙江 平阳 325400.

作者: 李节繁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