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期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护理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rsquo。sdisease,WD),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因铜蓝蛋白合成不足和胆道排铜减少,导致铜在体内过度蓄积,尤其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为重。WD临床上较少见,发病率为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因铜蓝蛋白合成不足和胆道排铜减少,导致铜在体内过度蓄积,尤其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为重。WD临床上较少见,发病率为0. 5~3/ 10万[1], WD呈慢性病程, 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样,容易误诊[2]。虽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对病情的好转或缓解有一定的作用。我科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6例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患儿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6~14岁,平均11岁。

    1.2  临床表现  ①脑型(神经精神症状为主):4例患儿出现肢体震颤、言语不利、吞咽困难;1例出现性格改变。②肝型(肝脏症状为主):8例患儿出现为乏力,纳差,腹痛,腹胀,黄疸,肝和(或)脾不同程度肿大,肝功能异常,其中6例出现腹水,胸腔积液,双下肢凹陷性浮肿。③肾型(以泌尿系统损害为主)3例。④眼科检查: 10例患儿出现角膜色素环(K- F环)。⑤实验室检查: 14例患儿血清铜蓝蛋白低于正常。16例患儿中4例有阳性家族史。本组病例均符合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标准[3]。

    1.3  影像学表现  腹部B超检查,以肝实质异常声像、脾大和门脉高压声像为特点,肝实质异常声像主要表现为回声不同程度增粗、增多、增强,为弥漫性或多灶性,部分病例可见分布不均匀的点状或条状回声,严重病例表现为肝硬化。肝脾CT检查以小结节性肝硬化改变和脾大为主要特点。本组7例肝型WD B超、CT检查符合肝硬化改变,1例未见异常,考虑可能为肝脾仅存在功能性异常,尚缺乏形态学改变所致。WD颅脑CT特点:一是基底节区和丘脑对称性低密度灶和脑萎缩。MRI检查为基底节、丘脑对称分布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本组3例脑型WD出现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二是脑萎缩。本组2例脑型WD出现不同程度脑实质体积变小,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裂增宽等脑萎缩改变。虽然无神经症状者颅脑CT可能无异常,MRI 检查却有助于发现早期脱髓鞘改变。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可以显示双侧基底节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  NAA) /肌酸( Creatine, Cr)降低,胆碱复合物(Choline,  Cho) /Cr升高,表观扩散值(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增高,DWI和MRS结合从能有效微观结构和代谢变化反映评价WD的病理过程。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对WD诊断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病情判断和鉴别诊断。

    2  护理体会

    2.1  对症护理  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症护理。有肝脏损害患者,要观察其有无恶心、呕吐、黑便、黄疸及其程度,以及有无意识状态改变。消化道出血活动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采取平卧位,双下肢抬高 30°,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清除口、鼻内血迹,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含量。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建立1~2条静脉通道,按医嘱及时用药,呕血后注意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患儿因恶心再次诱发呕血。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呕血、便血的量、次数以及静脉充盈情况,肢端温度,皮肤、指甲色泽及每小时尿量,并认真记录、准确估计出血量,预防失血性休克。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如出现震颤、肌强直、站立不稳等生活难以自理时,护士应加强生活护理,协助患儿的日常生活,如洗漱、入厕等,并加强巡视,满足患儿的要求,让其安心养病。

    2.2  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对治疗WD很重要。由于本病为铜代谢缺陷所致,因此应限制铜的摄入,每日食物中的含铜量应控制在1.5 mg以下,应向患儿及家长解释饮食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采用低铜高蛋白膳食,如牛奶、瘦肉、苹果、萝卜、马铃薯等[4],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血、甲壳类的虾、蟹、螺、牡蛎、豆类、硬壳坚果类、粗粮等,禁用铜制器皿烹煮食物,嘱患儿及家长食用含铁高的蔬菜(如菠菜),因铁可与铜竞争吸收。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的患儿除低铜饮食外,应避免吃刺激性和粗糙食物,防止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对有吞咽或咀嚼困难的患儿,给予少渣食物,预防因误吸造成窒息。辅以康复性训练,改善患儿症状。

    2.3  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青霉胺为治疗WD的首选药物,用量为20 mg·d-1·Kg-1,青霉胺可鳌合铜自尿排出,但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发热、药疹、白细胞减少、肾病、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首次服用时应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早餐前1小时及晚餐前1.5小时服用最佳[5]。用青霉胺治疗时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长期服用时应加用维生素B6,定期检查血液、尿液及肝肾功能。

    硫酸锌可防止外源铜的吸收,而且能与内源铜结合,随肠粘膜脱落排出体外,起到排铜作用。服硫酸锌后1 h内禁食,以免食物干扰锌的吸收,用药后注意观察有无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硫酸锌与青霉胺的服药时间需间隔2 h。

    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为重金属络合剂,可以与铜离子形成不易解离的络合物,从尿中排出。该药过敏反应少,血液系统毒性低,排铜能力强。李荷君等通过6例二巯基丙磺酸钠静脉输注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认为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观测24 h尿铜排出曲线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6]。DMPS是治疗WD的新方法,我们尚缺少经验。

    2.4  心理护理  WD 病情发展缓慢,可延续数年或数十年,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失去信心,加之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使患儿及家长对现实难以接受,常表现为悲观、绝望、焦虑,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对此,应帮助患儿及家长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动员家庭成员配合做好心理护理,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的照顾,使患儿感受到周围的关爱。护士应主动向患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告知本病是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治疗后可望获得与正常人接近的寿命。

    2.5  出院指导  因WD需终身治疗,要告知患儿及家长除严格低铜饮食外,还需坚持用药,定期随访,发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不盲目求医,遵医嘱用药,坚持长期治疗。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易贪食,故应向患儿及家长说明长期坚持饮食控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患儿家长要加强饮食控铜方面的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17- 427.

[2] 胡纪源,何光远,李 凯,等.小儿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分析及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 16(12):720-722.

[3] 黄绍良,陈述枚,何政贤.儿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9- 902.

[4] 查璐琴.肝豆状核变性的饮食治疗[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 4(8): 1345-1345.

[5] Fukuoka N, Morita S, Hamatani S, et al. Appropriate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of D-penicillammine for pediatric Wilson' s disease patients based on urinary copper excretion[J].Yakugaku Zasshi, 2002, 122( 8):585.

[6] 李荷君,陆亚红.6例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91-592.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100

作者: 万新翠,王 飞,杨卫红,秦社灵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