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4期

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消耗量的统计,分析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方法:本文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分析方法[1]等,对本院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年消耗金额及用药人数增多,非典型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消耗量的统计,分析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方法:本文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1]等,对本院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年消耗金额及用药人数增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由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应当更加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精神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社会竟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影响,精神病的复发率加大。因而精神病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家庭等方面的一大难题。减少精神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安全有效地治疗精神病人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要点。本文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1],结合DDDs等分析,反映我院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以及目前用药特点,希望对于临床药物应用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1  资料来源、药品的分类方法和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为2005年和2006年我院药剂科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抗精神病药物消耗的种类、数量和批发价。

  1.2  药品的分类方法 

  根据世界精神学会(WPA)的分类方法,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近、泰尔登、舒必利等)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喹硫平、博思清、氯氮平、奥氮平等)。

  1.3  分析方法 

  DDD值:大多数采用的是《新编药物学》第14版所设定的值,新药DDD值则根据新药说明书确定。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DDD值即得,DDDs反映一定时间内使用该种(类)药品的人数,其值越大则使用频度越高。日用药金额(元):某药的年消耗量总金额÷该药的DDDs,反映药品的廉、贵程度。

  2  结果

     表1统计分析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的年消耗金额、DDDs及相应的构成比等。表2统计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DDDs前8位及日用药金额(按降序排列)。表1  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的年消耗金额、DDDs及构成比(略)表2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前8位及日用药金额(略)注:*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3  讨论

    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年消耗金额由2005年的800 104.90元上升到2006年的1 026 223.80元,增长了28.26%;DDDs由2005年的399 222上升到2006年的460 476,增加了15.34%。由此可见,两年来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人数增加了,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抗精神病药物的年消耗金额比DDDs上升快,说明价格贵的药物使用增多。由表1还可看出,我院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006年年消耗金额比2005年减少了5.25%,DDDs减少了1.23%;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分别增长了39.01%和41.82%。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年消耗金额、DDDs及构成比都有所下降,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这三项指标则上升迅速,说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优势得到了医、患的认同。
      
  我院2005年DDDs高的药物以日用药金额低的为主,2006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DDDs值与2005年相比,排序位数上升(如:氯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喹硫平的排序位数上升明显,其DDDs2005年为第6位,而2006年跃居第2位,喹硫平与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对阳性症状控制更好,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当[2]。在耐受性上更具优势,几乎不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和催乳素升高[3],尽管其日治疗费用较高,仍然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2005~2006年两年DDDs排序第1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由于具有广谱的抗精神病作用,疗效好、价格便宜,临床应用上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某些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由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疗效较好和价格低廉,临床使用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2001年世界精神病学会(WPA)根据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和临床作用特点,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理为:阻断中脑—边缘—皮质DA通路D2受体,发挥其抗精神病阳性症状的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理特点为:它与其它神经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高,而与D2受体亲和力相对较低。其临床应用的优点是:不仅能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性症状,而且安全性较好、产生EPS危险性小,极少有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倾向,其耐受性总体上较典型抗精神病药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我院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迅速增长,正是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肯定。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明显的药理学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而奥氮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现状是日治疗费用相对较高,成为它们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有帮助的治疗是社会应当担负的道德责任。政府、卫生保健行业和制药产业都应该为提供精神卫生保健贡献更多的力量,促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更加有效、合理、安全、经济。
      
  总之,通过对我院精神科药物的用药现状、用药趋势和临床应用的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如何处理好供、需关系,提高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邹 豪,邵元福.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2]曹长安,郭金宏,高 欢.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 :439.

  [3]赵靖平,朱荣华.喹硫平: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36.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精神病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4

作者: 陈小红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