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5期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05),两组起效均较快。在治疗2周末时,两组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酞普兰组减分率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处理即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门诊与住院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8周,两组患者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在治疗前、中、后1、2、4、6、8周分别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7.01%,有效率94.66%,文拉法辛组显效率76.47%,有效率91.18%,两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起效均较快。在治疗2周末时,两组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酞普兰组减分率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处理即可。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对治疗抑郁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安全性高。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文拉法辛 抑郁证

  为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对抑郁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故将两药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68例均是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中国CCMD-3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排除心脑血管等严重躯体疾病及药物滥用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西酞普兰组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18~58岁,平均(35.8±11.6)岁。单项抑郁26例,双项抑郁8例。HAMD总分(30.46±5.42)。文拉法辛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19~60岁,平均(32.82±12.2)岁。单项抑郁24例,双项抑郁10例,HAMD总分(28.86±4.84)分,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1.2  方法 

  入组前药物清洗1周,西酞普兰组:给予西酞普兰20~40 mg/日;文拉法辛组:起始量50~75 mg/日,每日2次口服,在2周内视病情调整剂量,日最大量不超250 mg/日,平均(150±30) mg /日。疗程:两组均为8周,不合用其它药物。有严重睡眠障碍者临时投以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症处理。采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末各评定1次。在治疗前后均作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检查一次。疗效按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HAMD≤7分为痊愈,减分率≥75%为显效,50%~74%为有效,25%~49%为改善,<25%为无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1、2、4、6、8周末分别评定不良反应。

  1.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HAMD评分 

  见表1。表1  治疗前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略)

  表1显示经8周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次周末治疗后减分率与前一次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各次周末均有疗效,到6~8周末疗效明显,说明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佳。

  2.2  两组疗效评定比较,见表2。表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n=34(略)
  
  表2显示:西酞普兰组显效率占77.01%(26),有效率占94.66%(32例),文拉法辛组显效率占76.47%(26),有效率占91.18%(3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共有11例,占32.35%,其中心动过速2例,多汗3例,失眠8例,恶心2例,嗜睡4例,个体有同时出现2个以上不良反应共7例。文拉法辛组的不良反应12例,占35.29%,其中多汗1例,失眠9例,恶心3例,嗜睡3例,口干7例,个体具有2个以上不良反应占8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在治疗一周内明显,失眠者给对症处理,其它反应自行消退。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证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诸多报道一致[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在治疗1~2周末就有明显疗效,两组HAMD减分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栗大顺等报道[4]相似,但两组治疗2周末文拉法辛起效快于西酞普兰,也与栗大顺等报道[4]一致。

  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西酞普兰不良反应有11例,占32.35%,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12例,占35.29%,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栗大顺等报道[4]相同。西酞普兰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速、多汗、口干、恶心、嗜睡,对症处理即可。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及安全性高,增加治疗依从性。
   
  文拉法辛起效快于西酞普兰,但总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药治疗抑郁症疗效均可。

【参考文献】
    [1]栗大顺,王泽鉴,于健新,等.西酞普兰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当代医药,2004,2:23-24.

  [2]于健新,栗大顺,朱成友,等.文拉法辛·阿咪替林·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84-86

  [3]王进良,刘晓伟,杨国平,等.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16-17.

  [4]栗大顺,于健新,庞月岱,等.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3):158-159.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3

作者: 赵宝岐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