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6期

心血管手术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心血管手术引起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近年来常有报道,本文就其诱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关键词】心血管手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临床上许多疾病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过程[1]。其基本特点是,在某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心血管手术引起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近年来常有报道,本文就其诱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血管手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临床上许多疾病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过程[1]。其基本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进而在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发性纤溶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临床表现为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溶血等现象。DIC病势凶险,可危及生命。

  1  诱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凝血与抗凝系统、纤溶与抗纤溶系统、激肽与补体系统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当此平衡被打破后,可诱发DIC。在心血管手术中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促进DIC的发生。

  1.1  心血管手术本身对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①手术损伤组织、细胞使组织因子(TF)释放入血[2,3],其与因子VII结合而激活为VIIa。此外,因子XIIa、Xa、凝血酶等也可激活VII,TF-VIIa复合物激活X因子而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3];②心血管手术损伤血管,使胶原暴露而结合XII因子,激活XII因子而启动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4],机体在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而发挥凝血作用,凝血酶与XIIa等又可以激活纤溶系统,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产生FDP而对抗凝血系统;③胶原的暴露可使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通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因子,vWF)与胶原结合,产生黏附作用,同时激活血小板[5],血栓素A2的产生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如合并血容量不足、心脏低排综合征,则更易诱发凝血功能障碍而促进DIC发生[6]。

  1.2  心血管手术期间体外循环(CPB)对凝血及纤溶的影响    

  ①CPB时行控制性降温,一般在30℃左右,酶的最适温度为35℃,低温使酶的功能减弱,凝血功能减弱,低温合并失血,且转流时间较长,使凝血因子、血小板损失较多,血小板功能低下,术后易诱发DIC[7]。②CPB时氧和器、泵的挤压、心内负压吸引等对红细胞等多种细胞具有破坏作用,释促凝物质入血,如ADP、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因子等物质,有利于凝血酶的产生和血小板的激活、聚集、黏附,形成血栓,消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促进DIC的发病[7,8]。③CPB期间,由于动脉血压较低,组织灌流不足,组织器官或细胞缺氧增加,可产生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减弱心脏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如合并血管容量不足等因素则有利于DIC的发生。④CPB时血液与非自体生物材料接触,可以激活因子XI、XII、激肽释放酶原以及激肽原等,导致内原性凝血途径激活,大量的凝血酶产生,血液高凝,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消耗,血小板减少,有助于DIC的发生。

  1.3  心血管手术期间肝素及鱼精蛋白对凝血及纤溶影响 
 
  ①肝素作为心血管手术中常用的抗凝药物,有个体差异,入血后与体内的抗凝血酶III(AT-III)结合,形成复合物,同时使AT-III与凝血酶结合,增强了肝素和AT-III的作用[9],使凝血酶对凝血因子的激活作用减弱而干扰正常的凝血。此外,肝素亦可中和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②鱼精蛋白用于手术后肝素的中和,量不足时不能完全中和肝素,切口有出血或渗血现象,加重DIC患者的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其为外源性物质,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对机体凝血功能可能有干扰作用。

  1.4  心血管手术期间抑肽酶对凝血及纤溶的影响

  抑肽酶在CPB中使用可以抑制激肽等物质,防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血浆外渗,减轻血液黏稠度,减少术中出血。因此,减少了凝血因子的丢失,保护血小板膜,但是,当其使用不当时(如过量),又可以影响凝血功能;它对纤溶有抑制作用而无抗凝作用[10],但是过度的抑制纤溶,可以引起DIC。

  1.5  输血对凝血及纤溶的影响 

  术中或术后输血可引起输血反应,干扰凝血功能,可引起DIC。血液本身作为异物入体内,机体补体系统被激活,识别异体红细胞为外源性异物,可以与之结合发生反应。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如青霉素的输入,它与红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完全抗原,产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溶血,红细胞破裂释放的ADP可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而红细胞膜磷脂可以浓缩、局限凝血因子,促进凝血酶的大量产生,凝血酶又可激活纤溶系统产生纤溶酶,有助于DIC的发生。

  2  临床分型及表现

  根据DIC的病理生理进展过程,典型的DIC可分为3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①高凝期:由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血液内产生大量的凝血酶,血小板的激活、聚集、黏附形成大量的微血栓,血液成高凝状态,回心血量减少。出血、心脏受创等因素的存在,使心输出量减少,病人血压下降,可有肢体厥冷潮湿、皮肤花斑、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神智淡漠、躁动等,若机体重要脏器受累,易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如肝脏受损,可使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合成减少,如I、II、V、VII、IX等因子减少,而VII因子减少最多;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III(AT-III)、蛋白C(PC)等物质可合成减少。此外,由于凝血因子利用增加,抗凝物质相对增多,使血液低凝,极易导致出血。又因肝功能低下而呈纤溶亢进。如肾脏受累,可致肾衰、少尿或无尿等发生。②消耗性低凝期:由于此期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溶系统的激活使血液成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不利机体的代偿。③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机体产生的凝血酶等物质可激活纤溶系统产生纤溶酶,此酶活性较强,不但能降解纤维蛋白,也可降解凝血因子,FDP的产生可使纤溶及抗凝作用增强,加重临床出血,使病情加重。病人常有休克表现,休克的出现又加重DIC的病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结合化验检查可诊断该病

  3.1  DIC的早期诊断 

  由于DIC早期的高凝状态,在临床上并无很多的症状和体征,兼之早期DIC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故须警惕DIC的发生。①对于术前、术中有发生DIC的病因和诱因的病人注意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②经常检查DIC的初筛试验,如3P、PT、APTT、血小板计数等,如有条件可做FPD、AT-III、D-二聚体等的检测。

  3.2  DIC实验诊断标准

  3.2.1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大手术、感染及创伤等。

  3.2.2  有以下2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或器管功能衰竭;④抗凝有效。

  3.2.3  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实验异常 

  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4.0g/L或进行性下降;③3P试验阳性或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4倍以上;④PT延长或缩短3秒以上,APTT延长或缩短10秒以上;⑤AT-III活性<60%或蛋白C活性降低;⑥血浆纤溶酶原抗原<200mg/L;⑦血浆内皮素-1水平>80ng/L;⑧因子VIII:C<50%。

  3.2.4  对于疑难或特殊病例要有下列2项以上异常 

  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或纤维蛋白肽A水平增高;②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水平增高;③血浆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水平增高;④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增高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水平下降。

  3.3  血栓弹性图(TEG) 

  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比较合适的监测凝血及纤溶紊乱的方法[11],其特点可连续动态观察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动力学改变,对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降低反应较好,其指标有反应时间(r)、凝固速度(k)、最大振幅(ma)、最大弹性度(me)4项指标。当血液凝固性降低时,r和k值延长;r、k值缩短,ma增大;纤溶亢进时快速变小,因血小板异常时可见r值延长,k值无限大,ma变小。

  3.4  鉴别诊断 

  ①心血管手术后,当其功能不佳时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迅速降低、血压下降,形成低排高阻综合征,应用SWAN-GANS导管监测肺小动脉楔压(PAWP),加上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结合病史和化验检查,易于鉴别两者的区别。但应注意,低排高阻综合征有助于DIC的发生,反之,DIC可加重心脏功能不全,甚至心衰。②急性DIC需与原发性纤溶征及重症肝病所致凝血障碍相鉴别。

  4  临床治疗

  4.1  原发疾病的防治 

  对原发病和诱因的治疗和去除可防止或减轻DIC的发生,这是从根本上防止DIC发生。如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病灶;充分镇痛、镇静心减少创伤性应激;对于休克的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抗休克、输液输血,同时加强监护。

  4.2  改善循环功能 

  心血管手术后,心功能欠佳,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通过积极输液、输血维持有效血容量,利用心肌正性药物增加心脏功能。同时,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扩血管药物也可有效改善循环,疏通阻塞的微循环,增加灌流量;膜稳定剂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常用药物有:双嘧达莫成人100~200mg/次,儿童10mg/(kg·d);低分子右旋糖酐,成人每日不超过1 000ml;小剂量乙酰水杨酸口服对于改善微循环、防止DIC也有一定的疗效。

  4.3  抗凝治疗 

 它是目前冶疗DIC的主要手段,而肝素仍是最主要的药物之一。

  4.3.1  应用指征

  ①在DIC高凝期可以应用;顽固性休克而常规治疗不明显时,可试用肝素;②心血管手术术中、术后为防止血液凝固而使用;③若准备应用抗纤溶药物或补充凝血物质,可先用肝素后再用纤溶抑制物。

  4.3.2  用量及用法

  ①间歇滴注法:肝素用量分级:微剂量10~25mg/d,小剂量50~120mg/d,中剂量120~150mg/d,大剂量>300mg/d,超剂量>500mg/d。②持续静滴法:首剂用50mg,以后100~200mg静滴,并用ACT监测。③小剂量治疗:每日10 000~25 000U间歇静脉滴注。

  4.3.3  疗效判定 

  肝素治疗期间根据实验室检查可反复给药,以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出血、休克、器官功能不全等表现消失,FDP下降,血小板计数上升,凝血酶原时间比治疗前缩短5秒以上、ATIII回升等为指标判定DIC好转,也可检查裂体细胞、D-二聚体、PT、PTT等指标,此外,可利用TEG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判定治疗效果。如果肝素治疗效果不满意,应酌情输入凝血因子、血小板或新鲜全血。

  4.4  其他抗凝血制剂

  4.4.1  脉酸酯 

  它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对凝血、纤溶酶、激肽补体系统有抑制作用,且安全有效。其机制为:灭活凝血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纤溶酶、激肽酶和补体系统。常用为1 000~2 000mg/d。

  4.4.2  MD-805 

  用于心血管手术后或DIC的抗凝治疗,常用为25~30mg/d,它主要作用于凝血酶活性中心而发挥抗凝作用且不依赖AT-III。副作用小而安全。

  4.4.3  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也有人用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rTFPI)来防止DIC的发生。Elsayed等人在猫的模型上取得良好效果[12],rTFPI产要作用于VIIa和Xa,以达到防止DIC的产生,此药已用于临床,评价良好。

  4.4.4  水蛭素 

  为一种抗凝中药,可选择性抑制凝血酶,且不依赖AT-III,经肾排除,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4.5  重组凝血酶调节蛋白(rTM) 
 
  TM是血管内皮细胞上使凝血酶促凝作用转变为抗凝血作用的蛋白,rTM可使凝血相改变,防止肾等DIC靶器官的TM减少,是一种治疗DIC极有希望的药物。

  4.5  促纤溶药物的应用

  多用于纤溶功能低下、血栓形成时间过长的病例。此药可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循环,恢复器官功能。常用药物为尿激酶等。

  4.6  抗纤溶治疗 

  多数人认为,使用抗纤是危险的,其延长微血栓存在时间,加重器官功能损害,故主张不用抗纤溶治疗,但可应用于DIC纤溶阶段后期而存在周期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患者。通常使用六氨基已酸、止血环酸等。

  4.7  抗血小板药物 

  由于血小板活性在DIC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在DIC中的应用已有不少研究与实践。在防治DIC中,抗血小板药物宜早勿晚,否则后期可加重出血。常用药为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

  4.8  其它 

  通过一些辅助措施,抑制强的应激反应,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维持水、电酸碱平衡以及微循环合适的灌注等。

  5  结语及展望

  心血管手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DIC的发生已经引起医生的注意,为防止DIC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DIC前的临床诊断,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相信随着新技术、新药物的开发,会为临床及时诊断及防治疾病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LeVi M,de Jone E,van der Poll T,et al.Disseminated intravasular coagulation[J].Thromb Hemostas,1999,82:695-705.

  [2]Carey MJ,Rodgrts GM,et al.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J].Am J Hematol,1998,59(1):65-73.

  [3]Jerril G,Lessley D,Sandra KS,et al.The tissue factor and plasminogen activtor inhibitor typre-l respose in pediatric sepsis-induced multiple organ failure[J].Thromb Hamemost,2002,87(2):218-223.

  [4]Cate HT.Factor XIa induced activation of the intrinsic cascade in vivo[J].Thromb Haemost,1996,75:445-449.

  [5]Becker Schenider W,Kreui W,et al.Post-trauma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server cerebro-craninal trauma[J].Eur-J-Pediatr,1999,158(Suppl 3):197-202.

  [6]Sasaki S,Fukada Y,kunihara T,et al.Preoperativ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ssociated with aortic aneurysms[J].J Cardiovasc Surg(Torino),2001,42(5):595-599.

  [7]Cherng YG,Chao A.Shih RL,et al.Preoperative evaluation and postopetative prediction of hemostatic function with thrombolastograph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do cardio surgery[J].Acta Anaedthesiol Sin,1998,36(4):179-186.

  [8]Grignani C,Maiolo A Cyokines and hemoetasis[J].Haematologica,2000,85(9):967-972.

  [9]Rossi M,Martinelli L,Storti S,et al.The role of antitrombin III in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with unstable angina[J].Abb Thorac Surg,1999,68(6):2231-2236.

  [10]Endel HP,Schulze HJ,Heller W,et al.Platelet protection in omonary arery surgery:benefits of heparin-coated circuits and high-dose aprotinin therapy[J].J Carcliothorac Vasc Anesth, 1999,13:338-392.

  [11]ller BE, Guzzetta NA,Tosone SR,et al.Rapid evaluation of coagulopathies after caudiopulmonary bypass in children using modified thrombolastogrphy [J].Anesth-Analg,2000,90(6):1324-1330.

  [12]Elsayed YA, Nakagawa K,Kamibubo Y,et al.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on thrombus fomation and its in vito distribution in a rat DIC model[J].Circ-Res,1999,84(12):1446-1452.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麻醉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张树海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