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5期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6例发生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及分析。攻击对象以患者及医护人员为主。既往有攻击行为者再住院时出现攻击行为较常见,占66。...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96例发生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及分析。结果:以精神分裂症多见,本组资料共65例,占67.71%;攻击对象以患者及医护人 员为主;既往有攻击行为者再住院时出现攻击行为较常见,占66.67%;另外,青壮年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占多数,为63.54%;患者住院次数亦与攻击行为有关,以首次发生率最高。结论:根据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攻击行为 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而出现的攻击行为往往难以预料,常导致严重伤害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对医护人员及病友都具有严重的威胁,也是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产生的因素及如何防范攻击行为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96例发生攻击行为的资料进行分析及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复习性调查方法,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9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医护人员、病友有严重攻击行为的病例。96例均为男性,年龄25~75岁,平均(32.8±7.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诊断标准。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攻击行为的记录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攻击行为与诊断 

  本组病例共9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65例,占67.71%;躁狂症18例,占18.75%;癫痫6例,占6.25%,癔症7例,占7.29%。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攻击行为。

  2.2  攻击行为与既往攻击行为史及精神症状 

  本组病例既往有攻击行为者64例,占66.67 %;被害妄想45例,占46.87%;幻觉23例,占23.96%;敌对猜疑10例,占10.42%;兴奋躁动18例,占18.75%。

  2.3  攻击行为与年龄 

  13~20岁27例,21~30岁48例,31~40岁13例,41~60岁8例。由此可见 ,21~40岁为攻击行为的高发年龄,占63.54%。

  2.4  攻击行为与病程 

  病程30天~20年,平均(7.6±2.3)年,首次住院69例,占71.87%;第二次住院19例,占19.79%;三次以上住院8例,占8.33%。

  2.5  攻击行为与攻击因素 

  (1) 精神疾病自身的特点所致: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的是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方面的障碍,其特点决定了患者有对他人攻击致伤的可能。认知功能障碍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1]。一方面,精神病患者某些症状就表现为兴奋、冲动、伤人、毁物等攻击行为;另一方面,患者对他人的行为会产生病态的理解和认识或认为其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就会对他人产生攻击行为。Tardiff(1980)研究认为,住院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幻觉、妄想、情感不适切以及怪异行为有关[2]。(2) 医患矛盾所致: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某些心理需要和行为得不到满足,患者自觉个人利益受到损害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不当也激惹这些矛盾,导致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因素之一。如住院患者多无自知能力,他们不愿住院,不愿接受治疗,有的不吃药或藏药拒绝治疗,不听从工作人员的管理。一旦加以管理尤其是采取不适当的管理方法或态度过激过硬都会引起矛盾,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3)逃跑:患者逃跑被工作人员发现而阻止逃跑时,患者会采取攻击行为。(4)约束兴奋躁动患者时,患者出于反抗往往会出现攻击行为。(5) 其他因素所致:如患者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和不恰当的护理措施引起的愤怒和反感。

  3  护理措施

  3.1  应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如入院时详细地向家属询问病史,全面收集资料,熟悉病情,了解有无攻击行为的危险因子存在,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防范措施及对策;保持环境的安全,病区内陈设处处从安全考虑,力求简单、实用,并加强危险品的管理和收集。

  3.2  加强患者服药的管理 

  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攻击行为的关键,尤其要尽快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以消除患者对工作人员言行误解,有时医生需要给患者较大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此,护士应认真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各种反应,如果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消失后,及时疏导患者对药物的恐惧心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给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产生攻击行为的先兆,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控制病情。

  3.3  落实安全制度、加强病房管理 

  安全是精神科病房管理首要任务之一,可导致人员伤害的物品要严格管理。患者入院都要严格搜查有无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在临床工作中,各班次都要把检查危险物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及时清查危险品。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值班要坚守岗位,加强巡视,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不能在病房中躺、卧、睡觉,以防受到攻击。对冲动攻击行为严重者,应给予保护性约束,约束的带子要宽大,不要太紧,其间要能过去两个指头,要定时让患者变换体位,查看保护部位是否有擦伤、过紧,并及时给予处理,并给保护约束的患者饮水和喂饭。

  3.4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护技术水平 

  工作中要尊重患者、爱护患者、不歧视患者,当患者兴奋躁动时不要激惹患者,接触患者时态度要冷静、方法要适当,不可简单粗暴,可适当回避、改变接触方式,注意观察患者言行的变化,如患者出现表情紧张凶暴、辱骂性语言、提不合理要求等均为攻击行为发生的先兆,工作人员和其他病友都应与其保持距离,尽量将其隔于单间内。

  3.5  重视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进一步做好心理和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如告知其冲动发生的危险性,尤其是对自身的危害。教会患者如何去自我控制情绪和进行冲动的自我发泄等等。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是预防医患冲突、避免情绪不稳定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措施。

【参考文献】
    [1]Seguinj R,Nagin D.Cognitive-neuro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chronic physical aggressio and hyperactivity[J].Ab-norm Psychol,2004,113:60.

  [2]王小平.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23.


作者单位: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 兖州 272101

作者: 张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