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9期经验交流

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运用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方法本组41例共42个髌骨(其中1例为双骨折),均运用切开复位行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全部愈合,随访6~14个月,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运用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固定牢稳,符合生物力学,具有早期功能锻练、膝关节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运用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方法 本组41例共42个髌骨(其中1例为双骨折),均运用切开复位行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 所有骨折全部愈合,随访6~14个月,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运用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固定牢稳,符合生物力学,具有早期功能锻练、膝关节功能恢复佳、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费用底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髌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治疗的原则主要是要求关节面平整,且要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充分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我们自1998年10月~2003年1月对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共41例42个髌骨,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33例,女8例,年龄21~63岁,平均48岁,左侧24例,右侧18例,均为外伤所致。
   
  1.2 治疗方法 取髌前纵行“S”形切口,长约6~8cm,全层切开并向两侧显露髌骨骨折处,清除关节腔积血,直视下复位,使关节面达到解剖对位,用两把大巾钳暂时固定,略屈膝,于髌骨两侧距髌骨缘0.5cm并于髌骨的后1/3处纵形用Ø0.25cm的克氏针钻孔,然后用双股Ø0.8cm的钢丝穿入,其中一般采用Magnuson结扎,另一股于髌前交叉作张力带,∞字形拧紧,多余部分剪除,并将残端包埋于软组织内,对个别仍未能固定的骨块可用丝线缝合作补充固定,固定后,修补已撕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及髌前筋膜,台上活动膝关节,查骨折固定牢稳后,冲洗切口,置切口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运用抗菌素3~5天,48h拔除引流管,3天后床上行膝关节无痛性功能锻炼,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佳,关节面平整,1个月后逐渐下地行走,无需石膏托外固定。
   
  1.4 治疗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14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活动正常。

  2 讨论
   
  2.1 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髌骨作为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有其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各种手术内固定在解决早期活动达到的应力问题存在差异,牢固性相差较大。单纯Magnuson钢丝是穿过髌骨上下骨块间的钢丝结扎固定[1]  ,不能有效地承受膝关节活动时的牵张力,固定欠牢稳,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AO”张力带原则,再运用∞字张力带钢丝在髌骨前面中心交叉,能很好地克服骨折端分离,在髌骨前面构成立体三角形结构,使之成为三维立体固定,结构平稳,固定完整,能有效克服张力带和骨块
旋转分离倾向,不易出现骨折移位,使关节面保持平整 [2]  。
   
  2.2 Magnuson+∞字张力带钢丝固定具有以下优点:(1)固定牢稳,骨块复位好,Magnuson钢丝对横行骨块间加压固定,而∞字张力带钢丝对骨折断端持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2)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允许早期练习关节活动及下地行走,可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3)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较AO和胥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相比,无克氏针残端引起的疼痛和感染,一般不需二期手术取内固定;(4)费用低,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A.H.克伦肖,主编.过邦辅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818.
   
  2 郑李南,唐农轩.髌骨横断骨折不同改良方式张力带纲丝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46(4):270.
    
  (收稿日期:2004-05-26) 

  作者单位:211200江苏省溧水县人民医院骨科

  (编辑黄杰)

作者: 陈优民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