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临床护理

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指导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自2002年8月~2003年10月,对42例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提高了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横形骨折18例,纵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1例。手术方法:髌前环形切口,将皮瓣翻向上方显露髌骨断端,用直径2mm的克氏针平行或纵行固定上、下骨块,钢丝“8”字缠绕......

点击显示 收起

    自2002年8月~2003年10月,对42例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提高了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7~61岁,平均 33.6岁。横形骨折18例,纵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1~13天。手术方法:髌前环形切口,将皮瓣翻向上方显露髌骨断端,用直径2mm的克氏针平行或纵行固定上、下骨块,钢丝“8”字缠绕,活动骨折处稳定,髌骨关节面平整后缝合。

    2 锻炼方法

    第1阶段:为术后第1~2周,患肢抬高20~30cm,以减轻术后患肢水肿,24h后开始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天100~200次。术后3天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跖屈,每天100~200次,逐日递增。术后第2周开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膝关节轻微屈伸活动,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进行,每天4~6h,分上午、下午各1次进行,术后活动范围从0~25°开始,每天增加10°,1周内控制在50~70°(软组织损伤严重,内固定不牢稳者可延缓到2周后使用),当病人被动锻炼达90°以上时,帮助并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可徐缓伸曲膝关节30°~50°,10次/h,每天4~6h并分段锻炼,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交替进行,逐渐以主动锻炼取代被动锻炼。第2阶段:为术后3~4周,患者坐起,小腿可在床边悬吊,但膝关节屈曲不超过90°。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可下地站立并行走,练习屈曲膝关节。开始下床活动时,医护人员在场指导患者,先让患者坐在床边,健腿先下床着地,然后患肢被动屈膝使小腿在床边悬吊再下地,患腿着地时,要放平,平均用力,平衡用力后,先轻后重逐步负重行走。练习膝关节活动时,两手可拉住床尾栏杆做膝关节屈曲活动,逐步达60°~90°。粉碎骨折可延缓步行时间及屈膝活动时间。第3阶段:术后5~6周,即可胜任行走,练习下蹲活动,逐渐使膝关节屈曲130°以上。
   
    3 结果

    42例随访12~15个月,优29例,良12例,一般1例,优良率97.6%。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膝关节自主活动自如,可自由下蹲站起,膝关节活动度丢失<15°;良:膝关节自主活动自如,下蹲屈膝>110°,膝关节活动度丢失>20°,<30°;中:膝关节自主活动尚可,下蹲屈膝>110°,膝关 节活动度丢失>30°,<70°;差:膝关节自主活动存在,屈膝<90°,膝关节活动度丢失>70°。
   
    4 讨论

    早期功能锻炼的理论基础是 [1]  髌骨骨折内固定时,两根钢针纵形平行穿过远近骨块,然后钢丝绕过钢针两端,于髌骨表面收紧固定。这样使前侧皮质处于加压状态,此所谓静力加压,对侧相对轻度分离。当膝关节屈曲和股四头肌收缩时,钢丝吸收局部张力,将其转化为骨折端的压力。后侧皮质也处于加压状态,此所谓动力加压。因此早期活动是产生加压的重要条件,否则将失去手术加压固定的意义。早期肌肉收缩和行CPM练习能促进关节囊分泌滑液使关节面保持润滑,营养关节面软骨,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同时关节活动时,可在骨折界面上产生一种应力,这种应力可促进骨折端局部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有利于骨痂改建的顺利进行,使关节面修复较为平整,充分恢复膝关节功能,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保持关节周围软组织活力和弹性。影响早期功能锻炼的主要是患者的心理因素,若病人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积极配合,那么想达到满意效果是空谈,这就要求护士及时向病人讲明此手术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及坚强固定的可靠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过邦辅,蔡体栋.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91,818-828.

    (收稿日期:2004-05-17) (编辑一 坤)

    作者单位:471009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

作者: 郝玉凤 郭琴香 马兴乐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