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3期

王烈教授肺疾外治方临床运用心得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应用导师王烈教授自拟的肺疾外治方止咳膏敷脐治疗小儿咳嗽65例,结果显效45例(69。说明止咳膏外用贴脐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止咳膏。小儿咳嗽导师王烈教授毕生致力于小儿肺系病证的临床证治研究,通过习古学今,创立新方颇多,尤其是外治方,临床运用,每获良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应用导师王烈教授自拟的肺疾外治方止咳膏敷脐治疗小儿咳嗽65例,结果显效45例(69.23 %),有效19例(29.23 %),无效1例(1.54 %),总有效率98.46 %。说明止咳膏外用贴脐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王烈;止咳膏;小儿咳嗽

    导师王烈教授毕生致力于小儿肺系病证的临床证治研究,通过习古学今,创立新方颇多,尤其是外治方,临床运用,每获良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导师王烈教授止咳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均为我科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男30 例,女35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2岁;病程最短1 d,最长5 d;所有支气管肺炎患儿均住院治疗,支气管炎患儿以门诊治疗为主。部分患儿静滴抗生素无效而转求中药治疗。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运用止咳膏贴脐外治,并配合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抗炎、解痉、对症治疗。止咳膏药物组成:黄芩、百部、罂粟壳、细辛各5 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蜜调适中,敷脐,每日1次,连续4次为度。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咳嗽及体征消失。有效:咳嗽及体征减轻。无效:用药4~6 d咳嗽无变化。

    3.2  结果

    治愈45例(69.23 %),有效19例(29.23 %),无效1例(1.54 %),总有效率98.46 %。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3岁,2005年12月20日初诊。患儿咳嗽7 d,在当地卫生院求治,迭进中西药物无效。刻诊:频咳,少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性啰音,舌淡苔黄腻,指纹滞。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重。西医诊断: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风热犯肺型)。给予门诊治疗,止咳膏贴脐外治,每日1次。治疗第2 d咳嗽大减,继续用药2 d,咳嗽消失,病情痊愈。

    5  体会

    王老认为:小儿咳嗽,寒热变化较大,有时寒热夹杂。所以,止咳膏的药物组成兼有清温,尤适于小儿咳嗽。方中黄芩偏清,罂粟壳治新咳,百部去久嗽,细辛除深咳。诸药共用,止咳疗效显著。对于重症咳嗽,止咳膏也可适量内服,效果良好。方中罂粟壳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成熟果壳,味酸涩,性微寒,有小毒,入肾经,主要有敛肺止嗽、涩肠止泻、固肾止痛之功。古谓:罂粟壳具有“劫病如神,杀人如剑”的特点,历来被认为是儿科禁药,导师王烈教授重罂粟壳止咳之神效,又谨守《景岳全书·小儿则》倡导的“夫有是病而用是药则病受之矣,无是病而用是药则元气受之矣”的治病用药大则,认为罂粟壳功过相半,要扬其长,避其短,发挥其治病如神之功效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积多年之经验,王老认为运用罂粟壳疗疾,关键要把好症状与配伍之关,强调慎,要求准。本观察结果表明,止咳膏外用贴脐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定西市中医医院,甘肃定西743000

作者: 许晓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