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6期

骨质疏松性脊柱多发性骨折后凸成形术近期疗效分析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18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KP治疗,观察治疗后局部疼痛、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善情况。[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 KP)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18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KP治疗,观察治疗后局部疼痛、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善情况。[结果]8例患者疼痛均在2~48 h内明显缓解,伤椎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大部矫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压表现。所有病人均取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临床应用也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脊柱穿刺; 后凸成形术


    本院自2005年6月~2006年9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 KP)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8例18椎,疗效确切,未发现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例18椎。男2例,女6例,年龄61~88岁,平均69.2岁。患者均为脊柱局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且经长期对症保守治疗无效而入院,其中6例为2椎体,2例为3椎体,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经X线片及MRI证实为多发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经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胸腰椎骨密度证实为骨质疏松,术前在X线片上测定后凸Cobb角及椎体高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术前术后疼痛评估。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俯卧位,局部麻醉,采用左侧经椎弓根入路。C型臂X线机透视下分别经正、侧位确定伤椎穿刺点,穿刺针在侧位像穿刺达椎体后缘,在正位像中针尖应位于椎弓根影外上壁。以下按常规手术操作进行。

    2  结  果

    2.1  8例患者术中透视未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后方渗漏,术后2~48 h脊柱局部疼痛均明显缓解。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由术前的8.8±1.3降至术后的2.1±0.9,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1)。术后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6.8°±3.9°矫正至术后的12.1°±5.6°,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1)。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X线片复查未发现强化椎体高度丢失,无后凸角增加及相邻椎体骨折。

    2.2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女,71岁,因胸腰背部反复疼痛伴活动受限3年就诊,经X线片及MRI检查明确胸腰段多发性压缩性骨折(图1、2),经体检及结合MRI明确病变主要位于T12、L3、L4椎体,于2006年2月26日在局麻下行后凸成形术(图3、4),术后疼痛8 h后完全缓解,次日可自行下地行走,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及后突畸形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2个月,无不适。

    3  讨  论

     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以是单个椎体,也可以是多个椎体,而各个椎体的骨折可能发生于不同时期。研究表明: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是由于生物力学改变后骨折微动所导致[1],存在骨折微动的椎体才可能以球囊扩张抬升终板来恢复椎体高度,只有骨水泥锚固了微小的骨折,才能稳定椎体,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组患者均为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选择手术时作者首先选择有明显叩击痛的椎体;其次结合影像学分析,其中MRI检查较可靠,椎体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像上呈高信号,说明该椎体内存在骨折引起的出血及水肿,是引起疼痛的椎体;第三,选择强化椎体数目一次不能过多,最好在3个以内[2]。徐宝山等[3]认为单个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矫正效果有限。本组患者在排除体位复位作用的因素后,证实KP对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确切的恢复作用,可以不同程度的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尤其对于同时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本组患者于术后2~48 h内患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次日即可自行下地行走,说明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此外KP安全系数高,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

     KP在伤椎内永久注入的填充剂, 目前使用的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其在注入椎体时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注入压力,因此骨水泥可通过椎体的任一解剖间隙和骨折裂缝渗漏至椎体外,对周围组织产生挤压伤。为了避免骨水泥渗入椎管,首先要求椎体后壁是完整的。其次,注入骨水泥的整个过程应在透视监控下进行,一旦发现骨水泥靠近椎体后壁立即停止骨水泥注入。不应强求骨水泥的注入量,因为骨水泥的注入量和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并不呈正相关,而和骨水泥的渗漏呈正相关[4]。本组患者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5~7.5 ml,术后均取得良好疗效,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对于多椎体总骨水泥注入量如何控制,目前未见研究报道,本组病例总量控制在12~15 ml之内,短期内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第三,宜在团状期早期或拉丝期晚期将骨水泥推注入椎体,此期骨水泥,注射可控性好。第四,最好在局麻[5]下进行手术操作,便于术中观察。

 

【参考文献】
  [1] Barr JD, Barr MS, Lemley TJ,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pain relief and spine stabilization[J]. Spine,2003,5:923-928.

[2] Mathis JM,Barr JD,Belkoff SM,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 developing standard of care fo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AJNR AmJ.Neuroradiol,2001,2:373.

[3] 徐宝山,胡永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271~274.

[4] Martin JB, Jean B,Sugin K,et al. Vertebroplasty:clinical experience and follow-up results[J].Bone,1999,2:11-15.

[5] 海 涌,陈志明,彭 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9:1450-1452.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九五临床部骨科,福建 莆田 351100

作者: 谢晓勇,李平生,李玉茂,黄银兴,宋毓鸿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