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17卷第20期

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临床运用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VC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论]应用PKP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满意。【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质疏松后凸成形术慢性椎体后凸成形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8月-2009年3月行PKP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VAS变化的差异,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主观满意程度。[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3个月;术前VAS平均为9.2分,随访时为2.7分;患者疼痛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无骨水泥渗漏造成的神经压迫等症状,主观满意程度良好。[结论] 应用PKP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满意;对于MRI上T1T2均为低信号的患者,术中不应强调过度复位,易造成骨水泥渗漏。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术 慢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Crandall[1]将骨质疏松骨折分为3期:急性期(<10周),亚急性期(10~16周)和慢性期(>4个月)。临床上对于慢性骨质疏松骨折的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报道较少。本院自2005年8月-2009年3月共治疗15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讨论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21椎,男2例,女13例;年龄65.88岁,平均72.4岁。均有明显的胸腰背痛,没有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9例有轻微的外伤史,6例无明显的外伤史。受伤或出现腰背痛的时间距手术时间间隔平均为8.6个月(5~16个月)。累及椎体:T11 5例,T12 6例,L1 8例,L2 2例。均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器械为美国Kyphon公司中国代理提供),术后24 h下地行走。

  1.2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背痛,卧床休息后疼痛明显缓解,翻身及下床活动后明显加重。术前均通过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卧床休息或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查体局部有压痛和明显的叩击痛。

  1.3 影像学表现
  
  术前均行脊柱正侧位片,MRI检查T1为低信号,T2为高信号或低信号,脂肪抑制信号(STIR)均为高信号。

  1.4 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判断腰背部疼痛的变化,观察骨水泥渗漏比例,运用配对t检验,评估手术效果。

     2 结 果
       
  所有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5.6~24.8个月)。术后胸腰背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9.2分下降至2.3分(t=-3.817,P<0.05),随访时2.7分(与术后相比,t=-3.354,P>0.05)。6例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渗漏至椎管内,2例至邻近椎间隙,2例至椎旁,1例渗漏至椎间隙和椎旁,均未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程度良好,93.3%(14例)对手术结果非常满意或满意。
   
  典型病例:

     患者,女,84岁,因腰背部疼痛半年入院。入院诊断为L1慢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于2007年4月在局麻下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后24 h下床,VAS评分由术前9分下降至1分(图1~4)。

     3 讨 论

  3.1  骨折分期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分期,文献报道,新鲜骨折(急性期)为伤后2周内,也有定义为伤后4周内。杨明亮[2]认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6周内为新鲜骨折(急性期),>6周为陈旧骨折。影像学上椎体楔形变基础上伴骨硬化、骨质增生,提示陈旧性VCF;从X线上或CT上观察到清晰的骨折线,核磁共振上观察到T2脂肪抑制相高信号,可确认为新鲜骨折。杨惠林等[3]将病史在3~6个月以上明显腰背痛史,且影像学上见椎体内裂隙或真空征,边缘硬化,归结为骨折疏松性骨折不愈合。Baker认为根据骨折时间的长短,磁共振能够显示脊髓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急性或亚急性骨折即2~30 d之间的骨折,在T1相上呈低信号,在T2相和脂肪抑制相上呈高信号。30 d后,大多数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在三系列成像中显示为等信号。作者观察到的部分病例T1T2相均为低信号,T2脂肪抑制相为高信号,考虑骨折已进入骨折愈合晚期,骨折边缘已硬化。但不愈合小部分椎体骨块引起的水肿被脂肪干扰,不足以在T2相表现出来,T2脂肪抑制相上则表现明显。本组资料所有病例都位于胸腰段,活动度大,椎体内不愈合骨块存在微动,故临床上腰背痛明显。

  3.2 骨折时间与临床效果
     
  骨质疏松压缩脊柱骨折手术时机尚无定论,临床效果和骨折时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研究发现,不管骨折时间长短,PKP均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活动度[4]。Kauffman等认为,PVP对于不同时期的VCF均可以明显缓解疼痛,不受骨折时间的限制。Brown等[5]对41例有症状的陈旧性VCF患者(平均骨折时间40.8个月)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有80%的患者疼痛缓解,相对于新鲜骨折,陈旧性VCF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的比例较低。本组病例术前疼痛平均时间8.6个月,术后疼痛大多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说明后凸成形术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仍有效。1例不满意患者术前疼痛时间最长为16个月,说明治疗不宜过晚。

  3.3 骨水泥渗漏
     
  后凸成形术能明显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并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漏出机率,文献报道为7.8%,明显低于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的渗漏与骨水泥注射时的性状及注射量有关[6],慢性骨质疏松性VCF由于椎体内部分骨质硬化,球囊撑开有限,如强行过度撑开会引起新的骨折,造成骨水泥渗漏。本组6例渗漏有4例术前MRI上T1T2均显示低信号,术中球囊撑开困难,高度恢复不明显,过度撑开造成周围皮质破裂引起骨水泥外漏。本组病例骨水泥渗漏率高达28.6%与手术操作有关。临床上对于术前MRI显示T1T2均为低信号,临床腰背痛明显的患者,不必刻意恢复椎体高度,否则会造成骨水泥渗漏。
   
  PKP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满意,但治疗不宜过晚。对于MRI上T1T2均显示低信号的,手术操作避免过度撑开,以防骨水泥渗漏。

【参考文献】
    [1]Crandall D,SIaUghter S,PHanHn S.Jerman acute versus chronic vertebral alcompression fragtures treated with kyphoplasty:earty results[J].The Spine Journal,2004,4:418-424.

  [2]杨明亮,洪 毅,李建军.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 16: 897-899.

  [3]杨惠林,王振林,牛国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 682-685.

  [4]Dankl BB,Louis AG,Manu S,et al.Treatment of chronic symptoma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AJR,2004,182:319-322.

  [5]Brown DB,Glamermarl CB,Gilula,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reprocedural MRI finding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ymptoma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AJR Am J Roentgenol,2005,6:1951-1955.

  [6]孙刚,丛永健,谢宗贵,等.国产药械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3:878-881.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中医院骨科,213003

作者: 赵洪瞿玉兴郑冲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