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病毒唑、速尿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10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科自从1996年以来,采用病毒唑、速尿超声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10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病例选择住院患儿2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喘憋性肺炎2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75例。对照组105例,其中喘憋性肺炎1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89例。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静滴病毒唑、抗生素及氨茶碱等止喘药物,同......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自从1996年以来,采用病毒唑、速尿超声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10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住院患儿2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喘憋性肺炎2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75例;年龄:~6个月10例,~1岁78例,~3岁12例;男54例,女46例。对照组105例,其中喘憋性肺炎1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89例;年龄:~6个月15例,~1岁80例,~3岁10例;男60例,女55例。两组病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的4h,最长的5天,平均2.5天。两组患儿均有气喘、气促,两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罗音。有的患儿伴发口唇紫绀、鼻翼扇动、呼吸三凹征。两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滴病毒唑、抗生素及氨茶碱等止喘药物,同时保护呼吸道通畅、吸氧、纠酸、镇静、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病毒唑由静滴改为超声雾化吸入,剂量为15mg·kg -1  ·d -1  ,同时加速尿2mg·kg -1  ·d -1  ,分做2次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
   
  1.3 疗效判定 显效:超声雾化2次后,肺部哮鸣音消失,气喘、咳嗽停止,呼吸平稳,肺部湿罗音减少。有效:超声雾化4次后,肺部哮鸣音减少,气喘、咳嗽减轻,呼吸平稳,肺部湿罗音减少。无效:超声雾化6次后,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减少,气喘、咳嗽剧,呼吸促,肺部湿罗音无减少。
   
  1.4 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73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61例,总有效率为63.81%。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其中治疗组疗效最好者,病毒唑、速尿只雾化1次,气喘即停止。
   
  2 讨论

  近年来,雾化吸入给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因吸入给药呼吸道分泌物中药物浓度较口服给药高出100倍,静脉给药8h后肺内药物含量不及全身含量的1%,而雾化吸入给药则有70%的吸入药物可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小儿喘息性疾病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临床实践证实病毒唑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确切的疗效。笔者通过对两组患儿的观察,进一步提示病毒唑、速尿雾化给药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给药。因吸入给药每次<15min,总疗程<7天,且病毒唑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衰期仅为2h,故不会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或骨髓抑制。速尿不仅有止喘化痰的作用,并有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的作用。其止喘机理为:(1)可抑制氯化物的Cl - 进入气管上皮基底膜的主动运动,减少细胞内Na + 、Ca 2+  浓度,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2)可抑制因运动或抗原吸入气道内肥大细胞释放介质。(3)可减少感染所致神经末梢传入来自气道腔内的冲动。(4)可使气道上皮细胞释放具有扩张气管作用的前列腺素。(5)可使气道上皮细胞内的水转移至支气管内,从而能解除粘膜水肿,稀释痰液,改善通气功能。
   
  (收稿日期:2004-05-19)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036400山西省偏关县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李云卿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