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A期

氟乙酰胺中毒抢救成功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8℃,P86次/min,R28次/min,患儿呈抽搐状态,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双侧瞳孔呈椭圆形,对光反射不灵敏,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100次/min,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初步诊断:鼠药中毒。入院后立即给予安定止惊,20%甘露醇降颅......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3岁,因发现误服鼠药1h入院。患儿于1h前出现抽搐,抽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双眼上吊,口吐白沫,院外未给予任何药物,查体:T35.8℃,P86次/min,R28次/min,患儿呈抽搐状态,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双侧瞳孔呈椭圆形,对光反射不灵敏,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100次/min,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初步诊断:鼠药中毒。入院后立即给予安定止惊,20%甘露醇降颅压,吸氧,洗胃,心电监护,能量合剂,给予补液促进排泄,患儿家属回家取回鼠药袋,其上名称为闻到死,主要成份为氟乙酰胺,解毒药物为乙酰胺,患儿入院后出现烦躁不安,自诉腹痛,呕吐3~4次,为黄色粘液性物质,给予乙酰胺0.8g加2%利多卡因0.5ml肌注,每8h1次,连用7天,查心电图:窦性心律,率100次/min,查血常规:白细胞8.6×10 9 /L,红细胞4.29×10 12  /L,血红蛋白112g/L,中性粒细胞5.67%,淋巴细胞31.1%,心肌酶:AST79U/L,LDH275U/L,HBDH220U/L,CK2683U/L,CKMB81U/L,肝功能正常,继续给予降颅压,果糖及脑活素静脉点滴治疗,患儿自入院后未再发生抽搐,烦躁不安逐渐减轻,精神逐渐恢复正常,治疗12天后家属要求出院,1日后复查心肌酶恢复正常,随诊1年未见不良反应

  2 讨论
     
  氟乙酰胺又称敌芽胺,是一种高效剧毒,内吸收强的有机氟农药,易溶于水及醇。在溶液中易挥发,易升华,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很快,水解物为氟乙酸,对温血动物毒性增大,化学性质稳定,虽经存在、煮沸、高压等处理毒性也不消失,因此极易发生2次中毒。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脱氨生成氟乙酸,氟乙酸与细胞内粒体的辅酶A结合,生成活化乙酸基,从而阻断三羧循环中枸橼酸的氧化导致枸橼酸大量蓄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使心肌损害,严重者导致心室颤动,由于三羧循环被阻断,糖酵解过程紊乱,结果导致低血糖,此种机体代谢障碍过程称为致死性合成。

    解氟灵(乙酰胺):本药与有机氟类药物结构相似,乙酰胺所具有的乙酰基可与有机氟类产生的氟乙酸竞争夺取体内的酰胺酶,致使有机氟类不能脱氨变成氟乙酸,而达到解毒的效果。解氟灵毒性低,较安全,仅有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可配合使用局麻药。乙酰胺注射液2.5g/5ml,肌注每日0.1~0.3g/kg,2~4次/d,连用5~7d,误食毒物者立即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洗胃,同时给予一般支持疗法,如补给10%葡萄糖溶液及能量合剂注意给氧,防治脑缺氧与脑水肿,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衰竭等。

    此患儿因来院时误服药物种类不详,入院后立即给予急救,在明确农药种类为氟乙酰胺后,立即采取乙酰胺肌注,由于国家已禁止作为鼠药使用氟乙酰胺,乙酰胺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此药价格又比较贵,我院紧集在市内其它医院及去石家庄采购该药,从而使患儿能顺利完成这一疗程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071051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儿科 

    (收稿日期:2004-08-21) (编辑文 川)

作者: 井卫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