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3期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处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急诊处理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186例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逆行插管124例,其中急诊手术46例,经皮肾穿刺16例,引流失败2例改行开放手术。结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处理原则是简单可靠,创伤小的引流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急诊处理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 方法  对1996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186例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逆行插管124例,其中急诊手术46例,经皮肾穿刺16例,引流失败2例改行开放手术。 结果  本组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引流失败2例改行开放手术。上述处理后全部患者病情改善,血清肌酐下降。 结论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处理原则是简单可靠,创伤小的引流方法,在出血倾向未得到纠正时切勿轻易进行复杂的外科处理,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是处理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梗阻 输尿管逆行插管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急诊之一,1996年1月~2004年8月,我科收治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6例,现将其急诊处理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男108例,女78例,年龄10~68岁,平均39.6岁,病程1~12天,平均6.8天,梗阻原因为上尿道结石。梗阻部位为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79例,其中18例并发肾结石,一侧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结石24例,双侧输尿管下段结石59例,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另一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6例,孤立性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结石为0.8cm×0.5cm~2.0cm×1.2cm,肾结石为2.3cm×1.8cm~4.2cm×3.6cm。临床症状:无尿83例、少尿103例,血Cr186~1434μmol/L,平均(547.6±143.4)μmol/L。

  1.2 处理方法 入院后经B超、X线明确诊断后,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F 5 ~F 8 双“J”管,再摄片了解双“J”管是否绕过结石,若置管成功后积极处理改善全身情况后,择期选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或开放手术。置管失败,肾积水重选用B超引导下肾穿刺引流;积水轻,全身情况较好者选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或开放手术。其中2例经肾穿刺引流不佳改行开放取石。
    
  2 结果
    
  本组经膀胱镜逆行插管成功124例,失败62例,其中双“J”管不能到达结石上方者34例,置双“J”管失败28例,经皮肾穿引流16例,其中2例引流不畅,改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治疗共46例,术后血清肌酐下降,1周内肌酐降至正常136例,2周内降至正常47例,有3例肌酐术后维持在189~302μmol/L之间,观察3月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其救治成功的关键是查明梗阻原因,确定梗阻部位,及时地解除梗阻以恢复肾功能。由于此类患者具有尿路完全梗阻的特点,决定了处理此类患者有别于肾性肾功能衰竭。梗阻可引起感染,感染又可加重梗阻,两者相互作用都可加重肾功能损害,同时梗阻性感染又极易引起败血症。鉴于本病的主要矛盾是梗阻,在解除梗阻的同时应加强抗感染和护肾功能,尽可能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

    急性上尿路梗阻原因最多见的是肾、输尿管的结石所致,而由结石造成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普遍存在出血倾向,并引发感染,在处理时须考虑这些因素给外科干预造成的困难。同时病人身体状况差,给开放手术处理梗阻带来很大的风险,而经膀胱镜双“J”管内置术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而且由于是内引流,给护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一般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均可完成操作,因而我们认为是处理结石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只有在该方法失败后再尽可能选用经皮肾穿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等创伤较小的方式,而开放手术则是所有微创手术失败后的最终选择。

    总之,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诊处理的原则是简单可靠,创伤小的引流方法;在出血倾向及全身情况未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切勿轻易进行复杂的外科处理,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作者单位:562400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

  (编辑江 风)

作者: 陈伟 杜川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