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以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伴有血浆铜蓝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症[1]。本文报告1例以肝硬化为主要表现的病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以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伴有血浆铜蓝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症[1]。本文报告1例以肝硬化为主要表现的病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岁,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及右上腹包块3天入院。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继而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右上腹隐痛,皮肤瘙痒。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入院查体:T 36.9℃,P 80次/min,R 16次/min,BP 130/90mmHg,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肺部无异常,心尖部可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Ⅲ/6级,向腋下传导,其他心脏体检未见异常,腹平软,腹壁静脉未显露,肝肋下10cm可触及,界清,质硬,表面不平,轻度压痛,脾肋下5cm,质硬,肝上界正常,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扑翼震颤阴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PLT 97×109/L,GLB 38.2g/L,GPT 155u/L,GOT 150u/L,AKP 427u/L,GGT 497u/L,SB 61.1μmol/L,SB′ 42μmol/L,TBA 58.4μmol/L,AFU 217.2u/L,AFP正常,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正常,肝炎病毒、EB病毒、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阴性,柯萨奇病毒IgM阳性,免疫球蛋白、IL、TNF正常,ANF、ENA抗体、抗dsDNA阴性,γ球蛋白21.2%。CT示肝脏异常不匀称性肿大,伴肝硬化,脾大。MRI示下腔静脉中上段略狭窄。肝、下腔静脉血管造影未见狭窄。胃镜见食管静脉曲张。骨髓涂片考虑脾亢引起血小板降低。于我院经保肝、退黄等治疗后,肝损、黄疸好转不明显。于外院检查血铜1.2μg/ml(0.8~1.8μg/ml),尿铜0.06μg/ml,24h尿铜198μg/24h,血铜蓝蛋白0.36g/L(0.25~0.63g/L),血ACE正常,24h尿蛋白定量0.5g/24h,ESR 33mm/h,CA-199 284.4u/ml,尿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正常,未见K-F环,肝穿刺组织病理示早期活动性肝硬化,考虑Wilson病。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口服青霉胺,并行肝移植术,术后患者病情好转,仍于随访中。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病,由Wilson(1912年)首先报道和描述,系由于第13染色体的铜转运P型ATP酶的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铜代谢异常的机制有胆道排铜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和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目前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铜研究表明,正常人粪排泄注射量24%~40%,而患者仅4%~13%,给予T管引流胆汁内的铜含量仅为正常人的1/10,现认为胆汁排铜障碍,是本病的基本缺陷[1]。铜代谢的基本障碍表现为胆汁排铜明显减少,肝脏合成血浆铜蓝蛋白缺陷,血清铜低下,尿铜排泄增多[1]。铜在肝内沉积,并重新分布,以致肝、脑、肾、角膜等的铜沉积过多,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出现各系统被累及的相应症状。

  本病以家族性发病为特点,约半数病例有家族史,患者的同胞常患病,尤其是近亲结婚率高的地区,其发病率亦高。最近报道其基因频率为1∶90~1∶150,发病率为1∶3000~1∶5000[1]。

  WD大多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偶有中年发病。不同年龄者其表现亦不同,儿童患者以肝脏受累为主,青少年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多见。据报道[2],肝病症状往往较神经症状早出现6个月~4年,平均2.4年。且病程较长,数年至数十年不等,早期肝铜储量尚未超过临界水平,临床上无症状;随着肝内铜沉积量的增加,开始重新分布,进入第二期,一般尚无K-F环;第三期,超过肝外组织贮量,出现肝外病变。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见各种急慢性肝疾病,神经精神变化,肾病症状,骨关节病变,溶血性贫血等。神经系统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口吃、书写困难、表情呆板、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肌张力改变等,晚期出现行为异常和智能障碍,角膜色素环常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肾脏有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为氨基酸尿、糖尿等和肾小管酸中毒,少数患者有肾结石。日本青木成[3]将肝豆状核变性分为肝型、肝神经型、神经型、暴发肝炎型、伴溶血型及发病前型6个型。其中肝型又分为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和暴发性肝炎4种类型。临床上按Sternlieb标准[4],对具备以下2项者诊断为WD:(1)具有肝损害临床表现。(2)角膜K-F环阳性。(3)血清铜蓝蛋白(CER)降低。(4)出现震颤、肌强直及面具样面容等神经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可以测定血浆铜蓝蛋白,血、尿铜,肝铜,放射性核素铜掺入试验,脑部扫描来诊断,其中以肝铜最具诊断价值。

  本病多数病例以肝病首发,起病隐匿,早期诊断较困难。据文献报道,肝型肝豆状核变性因多种原因较易误诊[5]。本病例就以肝硬化为主,而其他症状不典型,且未见K-F环,不易明确诊断。而据报道HLD的角膜K-F环阳性率为90%~100%,早期HLD患者会出现假阴性结果,7岁以下患者可无此环。因此,当K-F环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HLD的诊断,应进一步行铜代谢测定、颅脑CT扫描予以鉴别[6]。该患者进一步相关检查发现尿铜增加,病理中肝铜测定符合之,故最后诊断成立。

  WD治疗原则是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低铜饮食,每日食物中含铜量不应>1.5mg,避免进食动物肝脏、海产品、坚果、蘑菇、巧克力等。目前最佳的排铜药物是青霉胺(β,β-二甲基半胱氨酸),需长期服用,起效较慢,在神经症状出现前使用、疗效好。不良反应见有过敏、血细胞减少、蛋白尿、视神经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需每日补充维生素B6,并定期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对青霉胺不耐受者,可用曲恩汀(treientine )。抑制铜吸收的药物有锌制剂,不作为一线用药。对有明显肝硬化或肝衰竭的患者予肝移植。本病预后取决于诊断及治疗是否及时,出现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多预后不佳。死亡原因多见于合并并发症。本病例已出现肝硬化失代偿期,故给予肝移植治疗,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88-596.

  2  沈瑜,梁启新.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肝硬变40例临床分析.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16(4):267.

  3  青木成一.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型.日本:消化系病杂志,2000,6.

  4  Sternlieb I.Perspectives on Wilsin’s disease.Hepatology,1990,12:1234-1239.

  5  陈军,郑宣鹤,扬旭,等.肝型肝豆状核变性5例报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2):119.

  6  陈一东,崔向军.易误诊为其他肝脏疾病的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误诊误治,2005,18(3):194.

  (编辑:林剑雷)

  作者单位: 200438 上海,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消化内科

作者: 陈薇敏,张建民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