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3期

单纯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连接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胫骨骨折不连接多由严重开放性损伤所致,局部软组织情况较差,感染性骨不连较多见,我院收治1例儿童患者,因受伤时骨缺损致骨不连,经2次住院植骨后治疗,门诊随访6个月,胫骨愈合良好。查体:右小腿中段明显肿胀,见螺旋形伤口31cm×5cm×2cm绕小腿1周,小腿后分别可见2个小的挫裂伤口,各伤口边缘不齐,挫裂伤严重,......

点击显示 收起

    胫骨骨折不连接多由严重开放性损伤所致,局部软组织情况较差,感染性骨不连较多见,我院收治1例儿童患者,因受伤时骨缺损致骨不连,经2次住院植骨后治疗,门诊随访6个月,胫骨愈合良好。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1岁,因右小腿被重物压砸伤后皮肤撕裂流血、活动障碍3 h入院。查体:右小腿中段明显肿胀,见螺旋形伤口31 cm×5 cm×2 cm绕小腿1周,小腿后分别可见2个小的挫裂伤口,各伤口边缘不齐,挫裂伤严重,部分皮肤缺损,创面可见大量泥沙,创口内可探及胫前肌及趾长伸肌断裂,挫伤重,可扪及胫腓骨中段骨折处,胫骨周围有大量碎骨片游离,X线片提示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骨折端周围见大量碎骨片游离。

    入院后行伤口清创缝合,右跟骨牵引,抗生素治疗,渐出现皮缘坏死,换药达到植皮条件后行胫骨两侧先植皮成活,胫骨折端骨外露,胫前骨缺损宽2 cm,拟继续换药后行交腿皮瓣移植促进创面封闭,但患方拒绝治疗,石膏外固定出院,院外换药10个月创面封闭,再次入院行胫骨切开,清  除骨折端瘢痕组织,见胫骨前缺损约2 cm×1.2 cm×1 cm,两折端有萎缩变细、硬化,髓腔封闭,给予打通髓腔,清除硬化骨质,髓腔内外植入火柴棒样同种异体骨,其间掺有自体髂骨(因年龄小,所取髂骨量有限),创面一期缝合,切口无感染,术后给予后托石膏外固定,未行内固定,获得了满意疗效。

    1个月时复片,见胫骨折端骨质无吸收,2个月时即见有骨痂生长,6个月见大量骨痂生长。

    2 讨论

    在松质骨中的红骨髓内含有大量的原始未分化的干细胞,这些细胞在良好的成骨环境中会向成骨细胞分化而参与成骨。采用大段骨髓内植骨,是把其作为“生物髓内钉”,既有成骨作用,又起固定作用,加上金属钢板、螺钉,通过髓内植骨,大大增加了把持力,从而构成了生物材料和金属材料相结合的固定系统。随着髓内植骨自身修复及它与周围宿主骨愈合的完善,它的固定作用由最初的单纯机械性固定逐渐自然转变为生物性固定,在塑形期逐渐由两端向中央被吸收,是理想的“生物降解性材料”。这有利于患肢骨模造,可避免内固定产生的各种近远期并发症。髓内植骨的同时,必须有完整的骨块充填骨缺损区以恢复骨结构的完整性。这种植骨固定方法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成功率很好,特别适用于骨缺损大、骨结构病理改变严重的难治病例。但本病例胫骨皮肤瘢痕化,胫骨后侧有一骨痂相连,且比较坚固。为减少损伤及保护血供良好,植骨后未行内固定,仅用石膏外固定,经随访观察,仍取得了满意疗效。该例成功关键在于植骨前要切除骨折端的硬化骨并打通髓腔,利于骨折愈合,植骨要求全部是松质骨,制成骨条或0.5~0.8 cm的颗粒,植骨时应尽可能将松质骨排放紧密并应超过骨断端1~2 cm[1,2]。

    [参考文献]

    1 张占文.开放植骨治疗胫前皮肤瘢痕化或骨外露的胫骨骨折不愈合.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8:607.

    2 苗旭漫,徐莘香,吴其常,等.下肢骨不连后骨缺损的手术治疗.骨与关节损伤,2004,6:376.

    作者单位: 563200 贵州桐梓,桐梓县人民医院骨科

  (编辑:宋 青)

作者: 李军,王飞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