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7期

点压挤摆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5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点压挤摆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是骨伤科常见骨折。跟骨是跗骨中最大、最强壮的骨骼,行走时可承担身体重力的50%,但主要由松质骨组成,除结节部及跗骨窦处的皮质较厚外,跟骨周围仅有一层较薄的皮质骨包绕,故跟骨骨折常为压缩性。跟骨骨折常见,约占跗部骨折的60%,其中60%~70%为关节内骨折,10%~20%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点压挤摆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骨伤科常见骨折。跟骨又名踵(《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跟骨》),形状如弓,分为三部。前部有关节面,与股骨相关节,其内上方骨突为三角韧带附着处。中部即跟骨体,上有前、中、后关节面,后关节面最大,沿纵轴凸起,中关节面呈凹面,前关节面位于中关节面前外侧,后关节面与中、前关节面以跟骨沟相隔,三者作为一整体与距骨相应关节面构成距下关节。其中,距下关节面中关面部与距舟关节共处一关节囊内合称距跟舟关节,后关节面部则有独立关节腔。跟骨后部为较短而肥厚粗涩的跟结节,其下部有跟腱附着。此外,前、后关节面下方,压力骨小梁汇聚,通常称丘部;跟骨内前部的载距突承接距骨颈,上附坚强跟舟韧带,下有母长屈肌肌腱通过,可支持距骨头承担重量;滑车突居跟骨外侧,下有腓骨长肌腱绕过。跟骨是跗骨中最大、最强壮的骨骼,行走时可承担身体重力的50%,但主要由松质骨组成,除结节部及跗骨窦处的皮质较厚外,跟骨周围仅有一层较薄的皮质骨包绕,故跟骨骨折常为压缩性。跟骨骨折常见,约占跗部骨折的60%,其中60%~70%为关节内骨折,10%~20%发生在双侧,男性约占75%,是足的主要承重骨。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载距突承距骨颈,也是坚强的跟舟韧带附着处。跟骨骨折多由传达暴力造成。从高处坠落或跳下时,足跟先着地,垂直暴力从距骨传至跟骨,使跟骨被压缩或劈开;亦有少数是足尖着地,因跟腱牵拉而致撕脱骨折。跟骨骨折后常有足纵弓塌陷,结节关节角减少,甚至变成负角,从而减弱了距屈的力量和足经弓的弹簧作用。自2001~2005年,采用点压挤摆配合,绷带,压垫,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新鲜骨折及跟距关节面骨折4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并浅谈治疗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中,男36例,女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单侧39例,双侧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跟骨横径增宽。伤后至医院治疗6 h~2天,均属新鲜骨折。

    1.2  临床症状与诊断  骨折后跟骨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叩击痛。足跟畸形,其横径增宽。X线片显示:均有结节关节角减少,管有轻度压缩,但不波及跟距关节面。

    1.3  手法复位  (1)牵引夹挤:患者仰卧位,屈膝90°,助手握住小腿远端向后牵引,同时医者两手掌根,分别置于跟骨内外侧,两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跟骨后分相交叉,握抱跟骨,亦向后用力持续牵引,拉开两折面摇。同时医者两手根部掌心用力相对跟骨内外侧向中心挤压,以矫正跟骨内外宽度。(2)点压摇摆:随即在牵引下,将足极度距屈,交叉之四指将跟骨向下牵拉,同时助手将小腿向上牵引,以改善跟距角,使之超于正常。从而使骨复位。

    1.4  固定方法  在跟骨内、外、后三方各置放一个较厚的棉压垫,用特制纸夹板从踝关节后侧分别经跟骨被外侧包超。绷带“8”字包扎,以增加夹板压力。足距屈曲固定,屈膝30°~40°中立位摆放,患肢每日多做踝关节的背伸屈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肿胀消退。并及时调整绷带保持固定的作用。6周后去夹板固定,不负重做足的自主活动,伤后8周用前足行走,部分持重。

    1.5  内服药  根据骨折三期用药。早期活血化瘀,中期消肿止痛,后期补肝肾。

    1.6  治疗结果  本组:45例,经临床观察,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19例,其本正常14例,较正常12例,根据有关疗效制定标准,优19例,良14例,可12例。优良率90%,无其他跟骨后遗症。

    2  体会

    在诊治跟骨骨折时,应常规询问和检查脊柱和颅脑的情况时应该特别注意。并在整复跟骨骨折时,应尽可能矫正跟骨骨折的增宽,恢复关节角是治疗的关键之一。本法治疗跟骨骨折,经手法整复后,绷带、夹板维持踝关节与踞屈位,跟腱相对松弛,减少了跟腱对骨折的牵位,利于骨折复位。在跟骨内、外、后三处各放置一个棉压垫,在绷带夹板固定下,作踝关节的背伸屈活动。而压垫可对局部产生一个动态加压作用,并在新鲜骨折中有着促使逐渐复位的作用。关节面可自行修复而恢复部分关节功能的作用。对恢复其接近跟骨正常的生理形态和位置,和尽可能地预防后期关节的僵化,进一步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编辑:丁  林)


作者单位:614000 四川乐山,乐山市第二中医院

作者: 黄树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