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5期

前路治疗C3至C7骨折脱位的围术期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治疗C3~C7骨折脱位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2例C3~C7骨折或伴骨折脱位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12例患者未发生早期并发症,痊愈出院,其中10例患者经10个月以上随访复查内固定良好,椎体间达骨性融合。结论完善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前路治疗C3~C7骨折脱位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2例C3~C7骨折或伴骨折脱位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12例患者未发生早期并发症,痊愈出院,其中10例患者经10个月以上随访复查内固定良好,椎体间达骨性融合。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前训练和心理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功能训练与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前路;骨折脱位;围术期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含寰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寰椎横韧带断裂,齿突骨折及寰枢椎脱位,C3~C7脱位,C3~C7骨折或骨折脱位[1]。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共对12例C3~C7骨折或伴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18~62岁,平均41岁。车伤10例,高处坠落2例,新鲜骨折9例,陈旧性骨折3例。其中2例为爆散性骨折,并脊髓前部受压,5例为较严重的屈曲型骨折脱位,2例经颅骨牵引复位后,碎骨折块侵入椎管压迫脊髓,3例陈旧性骨折脱位脊髓前部受压。均为该手术适应证[1]。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肩部适当垫高,根据术前活动范围使颈椎适度后伸,颈下垫圆柱形硬枕,保持鼻尖-下颌-喉结在正中矢状面上,颈前右侧横切口,显露椎体前侧,用颈椎前路拉钩将椎体前方的食管、气管、甲状腺等,拉向左侧,显露椎体,短针头标记骨折椎体后C型臂X线透视定位,行单椎体或相邻2~3个椎体次全切除,潜式扩大减压范围,行髂骨取骨术或充填有自体椎体碎骨的钛笼,将合适的Caspar或Alpha钛板内固定,C型臂X线检查复位及植骨满意后置引流管并分层缝合。

    1.3  结果  12例患者均术后3天下地活动,7天伤口拆线,颈围保护3个月,顺利渡过围术期,未发生任何早期并发症。随访10个月以上者10例,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和钛笼沉降等并发症发生,钛笼或髂骨块均与上下椎体达骨性融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牵引与制动  患者入院后,配合医生行颅骨牵引,床头抬高20~30 cm,牵引重量为4~6 kg,根据X线片所示,骨折线对位情况,调整牵引重量与方向。每日2次牵引针孔处滴75%的酒精,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2.1.2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X线片、CT等检查,备皮备血,洗澡,术前留置导尿管,术晨禁食禁饮,术前1 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术前训练,含床上肢体功能锻炼,床上排便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禁烟,防止术后痰液排出困难而致呼吸道阻塞,鼓励有效咳嗽以及适应性行为的训练。

    2.1.3  心理护理  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患者难免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应做好心理疏导,耐心讲解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返回病房时应保护颈部,勿使颈部旋转,且轻搬轻放,减少搬动对内固定的影响;颈部两旁放置沙袋或颈围制动,颈围松紧适宜[2]。常规使用心电监护,15~30 min记录一次,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和量并记录,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松动及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伤口内积血而致局部肿胀,压力增高而压迫气管以致窒息,本组患者均于48 h拔掉引流管。

    2.2.2  呼吸道护理  术后常规持续低浓度吸氧,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血氧饱和度,手术操作会牵引气管、食管,术后可能出现水肿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应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吸引器等抢救器材。鼓励患者行深呼吸练习、促进排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2.2.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脊髓神经根受损。术后立即检查并记录上下肢的感觉、运动、反射功能,并与术前做比较,让患者活动脚趾及进行触摸,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正常[3]。本组均无术中脊髓神经根损伤发生。(2)脑脊液漏。观察患者有无低颅压症状,如头晕、头痛、血压偏低、恶心呕吐等。当早期引流的液体带有血性,而以后变为透明清高液体时,考虑有脑脊液漏发生的可能,立即取头低足高位,同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均未发生脑脊液漏。(3)术后植骨块脱出。其常见原因为:①植骨块较小,嵌扦不够牢固;②颈椎损伤比较严重而极不稳定,颈部活动范围较大均可致植骨块脱出,常发生于术后2~3周内,患者常有压迫症状,若无症状只需加强和延长固定,本组患者均未发生。(4)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血压、脉搏及腹部情况,有无胸闷,心前区疼痛,剧烈头痛,神志模糊,一侧肢体无力等,以判断有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发生。(5)预防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吸氧,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畅通,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导尿管通畅。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道及泌尿感染。

    2.2.4  体位护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给患者卧气垫床,平卧6 h后开始翻身,每2 h协助翻身一次,翻身时双手轻轻牵引头颈部,行轴线滚动式翻身,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4]。早期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双下肢、双上肢行主动或被动活动。术后3天指导患者在颈围固定下取半坐位,1周后可下床行走,术后2周可行耸肩及扩胸活动,循序渐进以增加颈部及肩部肌肉力量[5],同时避免外力碰撞及做剧烈旋转。

    2.3  健康指导  多吃粗纤维,丰富维生素食物,戒烟、酒。适应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气功、慢跑。乘车时抓好扶手,系好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扭伤颈部,卧高度合适的枕头。佩戴颈托3个月,全休6个月,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固定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有无内固定松动及愈合情况。

【参考文献】
  1 朱通伯,戴尅戎.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0-417.

2 王继华,刘小明.护理常规分册.长沙:湖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1-413.

3 姚盼,刘菊芬,张新英.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3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B):25-26.

4 王妹南,侯筱菲,梅丽娜,等.13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75-176.

5 杨琼.Cervifix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7(24):34-35.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413002 湖南,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