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7期

幼女小阴唇粘连26例诊治与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幼女小阴唇粘连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以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总结分析26例小阴唇粘连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法分离或探针分离法治疗,术后创面涂以红霉素软膏加少量雌激素软膏,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论幼女外阴阴道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粘连,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幼女小阴唇粘连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以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 方法 总结分析26例小阴唇粘连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法分离或探针分离法治疗,术后创面涂以红霉素软膏加少量雌激素软膏,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结果 所有患儿全部治愈。 结论 幼女外阴阴道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粘连,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正确治疗,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  小阴唇粘连;外阴阴道炎;手法分离

 小阴唇粘连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主要发病于5岁以下幼女[1]。儿科、妇科门诊均有就诊者。家长常误以为外生殖器畸形就诊,或因外阴阴道炎症状就诊时发现小阴唇粘连。临床大夫大多能明确诊断,给予正确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本院门诊就诊的26例小阴唇粘连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及愈合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门诊就诊的26例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患儿,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5岁。

  1.2 临床表现 患儿常有外阴阴道炎病史,表现为外阴红肿,分泌物多等。一旦发生小阴唇粘连,临床大多排尿异常,如尿线变细,尿流偏离方向或尿线分叉。粘连严重者出现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哭闹。如有外阴感染,局部充血发红,分泌物多,患儿常用手搔抓外阴部。检查时发现两侧小阴唇粘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条半透明带,膜状,看不到尿道口及阴道口[2]。

  1.3 治疗方法 (1)手法分离:粘连较轻者,均采用手法分离。患儿多不配合,可由家长及助手摆正患儿为膀胱截石位,0.5%碘伏棉球消毒外阴皮肤,术者两个大拇指对称在小阴唇外侧,缓慢向下向外轻轻按压分离,力度要适中,粘连轻者即会分开。若粘连较紧难以分离,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涂抹10~14天,局部上皮增生粘连会自然分离。一般不主张手术,因手术导致的创伤易致局部再次发生粘连。(2)探针分离法:粘连较严重、时间长、面积大者,因只在阴蒂下方有一孔,手法分离困难,宜采用探针分离。可用比妇科宫腔探针细一些的不锈钢细针高温消毒后,从未粘连处插入,沿透亮带钝性分离粘连部位,使阴道口及尿道口完全暴露。如粘连面积较大,可分次分离。注意操作要适度,以免损伤过度再次造成粘连。

  2 结果

  26例患儿均成功分离,19例手法分离成功,6例探针分离成功,1例雌激素治疗自然分离。1周后复查创面愈合好,表面光滑。1个月后复查均无粘连再发生,效果满意。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 幼女小阴唇粘连主要是由于外阴阴道炎症长期刺激所致。一般导致幼女外阴阴道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婴幼儿解剖特点为外阴发育不完善,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2)新生儿出生后2~3周,来源母体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pH值上升,外阴阴道皮薄,糖原少,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外阴损伤或蛲虫感染均可引起炎症。(3)阴道内异物,婴幼儿好奇,在阴道内放置异物,造成感染,使分泌物增多,呈脓血性并有恶臭,久之阴道黏膜形成溃疡或炎症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分泌物长期刺激外阴,造成小阴唇粘连[3]。

  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幼女小阴唇粘连诊断一般可以明确。患儿大多有外阴阴道炎病史,排尿异常,尿流细,尿线分叉,排尿困难者用力哭闹不安,用手搔抓外阴。体格检查时见两侧小阴唇粘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条半透明带,膜状,看不到尿道口及阴道口,或粘连的上下方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中排出。但应与外生殖器畸形相鉴别,如阴道闭锁和处女膜闭锁。

  3.3 及时正确处理的重要性 临床上有部分患儿被误诊为性发育异常而行剖腹探查术,或未及时就医致使小阴唇粘连加重,结构改变形成瘢痕,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早期采用手法分离,婴幼儿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恢复快。手法分离不成功者,须采用探针分离法。

  3.4 预防措施 小阴唇粘连主要在于预防。加强准妈妈及婴幼儿母亲的卫生宣教,家长及幼儿应分盆清洗,防止交叉感染。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外阴,清洗时要分开两侧阴唇。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尽量不穿开裆裤,减少感染机会。发现外阴红肿,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

【参考文献】
   1 薛风霞.幼少女外阴疾病.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4):194.

  2 尚清.幼女小阴唇粘连100例诊治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6):346-347.

  3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

  

作者: 沈 娅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