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推拿疗法杂志第二卷第四期经验交流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INTERNET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腰痛、坐骨神经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属中国传统医学“腰腿痛”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疗法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3治疗方法1。1推拿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环行区域,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施以推、搓、点、揉......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腰痛、坐骨神经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属中国传统医学“腰腿痛”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疗法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7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8岁,以29~56岁者居多;体力劳动者58例,非体力劳动者10例;有腰部外伤史者22例,受寒凉而发者10例;病程最短者1 d,最长者6年。
1.2  诊断要点  ①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沿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至足部放射痛,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夜不能寐,尤以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活动时加重。②腰棘突间隙或棘旁有深压痛。③一侧椎旁肌痉挛,脊柱向左或右侧凸。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⑤小腿外侧及足部感觉减退。⑥本组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或CT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推拿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环行区域,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施以推、搓、点、揉各种手法5次,放松骶棘肌,重点腰部肌肉放松。继以肘揉法在患椎腰骶部,臀部痛点处作揉按舒筋,着力深透,患者能耐受为宜,年龄越大力度越要适中,不可力大劲猛,再以双手拇指重叠点压承扶、殷门、委中、风市、阳陵泉及承山等穴位。捏拿法于大腿后侧至小腿腓肠肌反复操作20 min,1次/ d,10次为一疗程。
1.2.2  针 灸  取肾俞、白环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风市、阳陵泉及承山等穴,每次选用6~7个穴位。以2~5寸的毫针向椎体方向呈45°斜刺或直刺1.5~2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后法,直刺环跳时进针2.5~5寸,针委中时刺0.5~1.5寸深,针刺时针感都应向下传导至足跟或底部,留针30  min,1次/ d,10次为一疗程。在留针的同时自上而下的施行艾灸,点燃艾条后右手握住艾条作悬灸,围绕毫针、针柄作顺时针方向绕圈灸,以皮肤微红,微热再另换一穴继续灸,每个穴灸2~3 min,以不烫伤皮肤为度。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痊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行走,腰腿痛麻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腰腿痛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触摸略有麻木感,能做轻微的体力劳动,直腿抬高试验接近正常,神经反射检查示功能部分恢复;好转:腰痛、坐骨神经痛减轻,脊柱畸形改善,能适当的运动和参加一些活动锻炼,直腿抬高试验有进步,神经反射检查同治疗前比较,有改善;无效:治疗4个疗程后,腰痛、坐骨神经痛仍未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神经反射检查阳性。
2.2  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经上述治疗,痊愈70例(70%),显效15例(15%),有效10例(10%),无效5例(5%),总有效率为95%。
2.3  典型病例  林××、男、78岁,干部,于1999年4月3日就诊。主症腰痛、腿麻木久治不愈5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腰痛伴左下肢牵扯痛、冷凉、沉重及行走困难,要求医生出诊为其治疗,询问病史,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根据病情建议作手术治疗,但本人拒绝手术,查体慢性病病容,行动不便,站立、坐起需家人护理,查L4~5椎间盘左侧压痛明显,坐骨神经分布区压痛阳性,直腿抬高40°,加强试验阳性,左臀部、大腿部及小腿部肌肉萎缩,较右腿小2.5~3 cm。CT检查诊断:①L1~S1椎体退行性变,②L3~4椎间盘膨出,③并突出(左旁正中型),④L4椎体轻度滑脱,⑤与97年3月29日所作CT片比较征象基本相似。MRI检查诊断:①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段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及椎间盘突出(多个),②L4椎体向前滑脱,③L4、S1椎管增宽。此例经上述方法治疗7个疗程后,患者痊愈,追踪随访4年未见复发。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内在的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外在因素是负重大或快速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因日常工作姿势不当则易诱发椎体突出。临床表现为腰痛、腿麻,下肢放射痛,压迫神经严重可产生麻痹而致肌力减弱甚至瘫痪或丧失劳动能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以针灸、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符合中医“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病求于本”的论述。手法对神经有镇静、刺激作用,使组织胺物质释放而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粘连,改善椎旁韧带及肌肉的营养,有助于受损组织的恢复,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针刺经穴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解痉止痛,清除神经根部血肿、水肿的作用,调整恢复脊柱、腰椎、骨盆内外阴阳的整体平衡和协调功能,促使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经气通、淤血化、疼痛止、功能复及病症愈。艾灸,治疗过程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受激共振的基础上,调整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病变部位的修复能力。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消除炎症、松解粘连、纠正脊柱内外平衡以及降低椎间盘压力等方面,能够促使突出的髓核达到“无害化”的效果。对老年患者应注意用力均匀,不扛重物,不搬、不提重物,站立、坐姿要正确,预防和避免腰部外伤。
 

(审稿:王永泉  编校:张  朝)

作者: 张宗福 张 超 2004-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