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3期经验交流

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不连接8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若处理不当,易出现骨不连,尤其是下段的骨折,骨不连更易发生。我院自1998~2003年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1],对胫骨骨折后所致的骨不连采用植骨、断端加压治疗8例,经临床观察,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好、费用低。其中,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失败1例,骨折后钢板内固......

点击显示 收起

  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若处理不当,易出现骨不连,尤其是下段的骨折,骨不连更易发生。我院自1998~2003年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 [1]  ,对胫骨骨折后所致的骨不连采用植骨、断端加压治疗8例,经临床观察,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好、费用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3~45岁,平均33.2岁。部位:下段6例,中段2例。其中,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失败1例,骨折后钢板内固定失败3例,管型石膏固定骨折不愈合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麻醉 采用硬膜外麻醉。

    1.2.2 手术 全部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胫骨前外侧弧形切口入路,暴露胫骨,有内固定者取出内固定物,骨不连断端硬化骨凿除,修理平整,开通髓腔,取适当大小自体髂骨松质骨植入断端间,以直径5.0mm的半圆针在断端平面上下每侧各旋入两枚,尽量使纵向同侧的两枚圆针在同一平面,连接可加压螺杆,确定骨折对线及植骨块稳定后,固定架体,并以弧形弓固定,以增加抗旋转能力。为便于断端的加压,应将腓骨进行完全斜形截骨,缝合切口。

    1.2.3 断端加压 手术1周后定期调节加压螺杆间的加压螺栓,程度以螺栓旋进阻力为中度适可,过松达不到加压作用,出现应力遮挡,过紧则过分压缩植骨块,加重肢体短缩。固定过程中,保持针孔清洁,每日以75
%酒精滴注针孔2次,定期更换敷料及检查组件上螺丝的松紧度,勿使松动。鼓励督促病人早期扶拐下床与关节活动,定期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

    2 结果

  本组8例,经1~4年随访,平均1年6个月,骨断端平均愈合时间14周,无断端不愈合。平均拆除外固定器时间为1年3个月。

    3 讨论

  骨折的愈合主要取决于骨折端牢稳固定和生物活性两个因素。多数骨不连是由于缺乏牢稳固定以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差所致 [2]  。本组骨不连多由于固定不确切及反复手术失败引起。组合式外固定器属于立体构型式外固定器,具有稳定、创伤小、对骨折端血循环影响小和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采用断端局部清创,骨折对位加压外固定,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骨折愈合的稳定条件,而又不干扰骨折端。同时,此种外固定的固定钢针有一定的弹性,螺杆上之螺栓可适时调整断端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坚强内固定而导致受力后的应力重新分布,出现应力遮挡效应,影响骨的模造。本组病例均顺利愈合,拆除外固定后亦未出现再骨折,说明了利用此种外固定器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创伤早期处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4.

  2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3-64.    

  作者单位:021400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医院外科

作者: 于春海 2005-5-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