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4期

急诊气管插管困难的处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常会遇到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由于急诊护士往往是心肺复苏术的第一实施者,为此,实施气管插管并非麻醉师的“专利”,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是急诊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1困难插管的定义Cormack等根据喉展现时,视野的程度来评估插管的难易度,但喉展现与插管困难的难易度两......

点击显示 收起

  通畅的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首要环节。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常会遇到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由于急诊护士往往是心肺复苏术的第一实施者,为此,实施气管插管并非麻醉师的“专利”,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是急诊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

  1困难插管的定义

  Cormack等根据喉展现时,视野的程度来评估插管的难易度,但喉展现与插管困难的难易度两者间未必一致。如声门暴露虽不完全,但对插管熟练者,可能容易。因此,1993年麻醉学会制定的用喉镜插管时,操作在4次以上或需时10min以上者,为插管困难。

  2困难插管的原因

  2.1医务人员自身因素插管前评估不恰当,缺乏经验和技术不熟练。

  2.2设备因素插管器械准备不完善,没有经培训的助手在场。

  2.3病人因素常发生在喉结高,舌根肥厚,小下颌,肥胖颈短,下颌活动受限者。

  3困难插管的分级

  Cormack和Lehane的分级是最常见的。该分级描述了在喉镜下所见到的喉部视野。Ⅰ级:声门完全显露,可见前后联合;Ⅱ级:声门部分显露,仅见声门后联合;Ⅲ级:仅见会厌尖端或会厌但不能显露声门;Ⅳ级:声门及会厌均不能显露。而达Ⅲ级和Ⅳ级则经常会引起插管困难。

  4困难插管采用方法

  急诊实施插管前可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如病人有无呼吸,颌的活动度,头和颈的活动范围,牙齿和口咽的情况等。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特别是成功插入直接喉镜后,通过暴露声门和会厌的多少,来评估呼吸道情况,以预计插管困难程度。在预计有插管困难时,应在果断插管同时,请麻醉医师前来帮忙。

  (1)通常在直接喉镜暴露视野不佳时,可在弹性橡胶引导芯的协助下完成[1]。借助管芯插管时,将导管弯成一定弧度如鱼钩状,在导管尖端入声门后,令助手小心将其拔出,同时操作者必须向声门方向顶住导管,以免将导管拔出。管芯拔出后,立即顺势将导管插入气管内。推送导管中遇到阻力,向左或向右轻转导管,多可使导管顺利滑入声门。因此种插管很大程度上属于盲探性操作,故应特别注意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

  (2)由助手进行环状软骨压迫操作,90%情况下能使声门显露明显改善。根据Sellick描述的正确环状软骨压迫操作,操作时需要一定程度的颈部伸展,以使喉部前移,但为了不使气管插管操作复杂化,应减少头部后仰的程度。施加的力度和部位正确,压迫不应引起呼吸道梗阻或环状软骨塌陷。

  (3)应用标准Macintosh喉镜显露为Ⅳ级视野时,改用长喉镜片可使视野有所改善。而McCoy喉镜镜片顶端的小片可有0~70度的活动范围,当镜片顶端进入会厌舌根交界处(会厌谷)控制杠杆使镜片小关节活动,用力向前上方提起,直接作用于舌骨会厌韧带而抬起会厌,暴露声门。

  (4)在常规气管插管不成功或估计插管困难时,还可采用喉镜从口腔左侧放入[2],将舌体舌根推向口腔右侧,使用左上磨牙为支点,显露声门和会厌较易,不造成门齿损伤,从臼齿到声门的距离较常规插管缩短2~3cm,经口腔左侧气管插管与常规气管插管的差异,见表1。
  
  表1经口腔左侧气管插管与常规气管插管的差异(略)

  (5)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困难插管,均可考虑改变操作方法,如修正患者头部位置,尽量使口、咽、喉三轴线成一直线或更换喉镜或喉镜片,但不应将时间浪费在反复的气管插管尝试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经鼻盲探插管,借助纤维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经环甲膜穿刺置引导线插管法。

  5气管插管操作难易度评估分级

  容易:1次插管操作即成功;较困难:2次插管操作成功;困难:3~4次插管操作成功;失败:插管操作4次以上不成功。

  6临床资料

  从1994年5月~1995年5月,我院急诊护士共施行气管插管160例,均经口腔插管,男98例,女62例,年龄2岁~87岁,有自主呼吸48例,无呼吸或心跳112例,其中110例为一次插管成功,47例为二次插管成功,39例为插管困难,在麻醉医师协助下采用上述方法均获得插管成功,3例为插管失败而行气管切开。

  7讨论

  气管插管困难是急诊抢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困难插管的评估十分重要。首先可从病人的外观特征如肥胖、颈短、高喉头等进行评估,其次评估张口度:指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正常值3.5~5.6cm,小于3cm气管插管有困难。再次评估甲颌距离:指头部后仰时,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颌缘的距离。正常值大于6.5cm,小于6cm气管插管有困难。在成功插入喉镜后,进行呼吸道的评估,以预见困难插管的程度。喉镜暴露及插管操作的手法尽量轻柔、正确、迅速,选择合适导管,女性:7.0~8.0cm导管,插入深度:21cm左右;男性:7.5~8.5cm导管,插入深度:22cm左右。插管成功后,必须及时证实导管的准确位置[3]。气管导管在中切牙的刻度,成人一般19~23cm,此时气囊充气恰好封闭气道,通气时听声门是否有气流,以确定密封效果。气管插管完成后,确认方法有:(1)清醒患者插管时,可有呛咳;(2)按压胸部感觉有气流自导管喷出;(3)透明塑料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4)人工通气时胸部起伏明显,听诊双侧呼吸音对称;(5)插管后血氧饱和度正常或明显上升。在急诊遇气管插管困难时,不能只顾插管而忘记病人通气,应该牢记:病人只会死于通气和氧和失败,而不会死于插管失败。临床上气管插管成功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操作者的使用经验和技能,只有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反复的训练和使用,才能提高运用各种方法处理困难气管插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薛福善,困难气管插管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55-398.

  2孙茜芬,李孝锦,马性觉.经口腔左侧气管插管解决困难插管32例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7:396.

  3杨军,刘敏.判断气管插管位置的方法探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1.

  作者单位:214062江苏无锡,无锡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编辑:悦铭)

作者: 郑颖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