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9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骨折22例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胫骨髁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的4%,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除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外,可常常合并半月板、甚至交叉韧带和副韧带的损伤,因而易造成不良后果: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和畸形。笔者于1996~2004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骨折2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在治疗的22例中,男19例,女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胫骨髁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的4%,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除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外,可常常合并半月板、甚至交叉韧带和副韧带的损伤,因而易造成不良后果: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和畸形。笔者于1996~2004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髁骨折2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治疗的22例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1岁;骨折类型(于学军等分型):Ⅰ型13例,Ⅱ型3例,Ⅲ型6例;合并高血压1例,糖尿病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复位  外髁骨折整复时患者仰卧,应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抽尽积血,一助手握住大腿,另一助手踝上部作拔伸牵引,医者两手抱住膝关节内侧,使膝内翻,加大外侧关节间隙,同时以两手拇指用力向内上方推按复位之外髁骨块,纠正后,即用两手相扣胫骨近端,用力对挤,并另助手轻轻屈伸膝关节数次,使骨折块趋于稳定。若内踝骨折用反方向的手法整复。双髁骨折,两助手在中立位强力相对拔伸牵引,继而医者以两手掌根部分置于胫骨上端内、外髁处,相向扣挤复位。

  1.2.2  中药治疗  (1)内服中药:骨折后1~2周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服三七3g ,每日2次。骨折后3~4周,以接骨续筋生新为主。方剂:当归、生地、桑枝、益母草、丹参、牛膝各9g,川断、锻自然铜、落得打、骨碎补各12g,炙甘草3g。骨折后第5周,除接骨续筋外兼治以培补元气,补肝肾为主。方剂:党参、黄芪各9g,锻自然铜、川断、落得打12g,云苓、丹参、生熟地各6g,白术、当归、赤芍、甘草各6g,大枣10个。均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2)外用洗药:骨折愈合拆除夹板后局部理筋、按摩,另用中药熏洗,以达舒筋活血恢复关节功能。洗方:当归、艾条、透骨草、防风、川牛膝、羌活、桂枝、五加皮、威灵仙各12g。用法:将中药1剂加水3000ml左右,煮沸后文火煮15min,后熏洗活动膝关节,凉后存放,待用时再煮沸,每日2次,每次约30min,每剂中药用2~3天。

  1.2.3  西药治疗  损伤早期可给予甘露醇或β—七叶皂苷钠静滴以消肿,给止血芳酸静滴以协助止血,支持治疗。

  2  结果

    随访22例,时间最长6年,最短1年,平均2年9个月。随访结果:X线摄片平台关节面恢复平整或骨折片向下移位1mm之内2例,骨折片向下移位2mm之内1例。膝关节伸直、下肢对线均正常,屈曲限度不超过10°3例,不超过20°1例,行走均正常。

  3  讨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争论久难统一,有人把它喻为灰姑娘,认为尽心治疗者并非均能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单纯牵引等一些简单疗法有时却效果颇佳,令人惊喜不已。至今,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保守治疗优于手术治疗[1~3]。一些新技术可取得良好的结果,关键在于如何使患膝能够早期活动,在活动中模造关节和保持良好复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关节粘连僵硬、畸形疼痛。目前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尽量做到早期活动,晚负重已成共识。

   在治疗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择适当的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疗效并将并发症降至最小。(1)若骨折无移位或轻度塌陷与劈裂(均<5mm),可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硬,获得满意效果。(2)移位较大的劈裂或塌陷(均>5mm)骨折造成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是必要的。(3)若严重的粉碎骨折如软组织条件不适宜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选择外固定加中药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胫骨髁骨折有如下优点:(1) 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2) 可免除手术带来的痛苦,费用低廉,适用于基层医院。(3) 适用于儿童、老年患者及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4) 减少了膝关节的损伤,利于骨折的愈合、功能的恢复。(5) 手术难以复位,且无绝对把握获得良好内固定的粉碎性骨折,采用此法能取得良好效果。

  骨折损伤早期主要是肿胀疼痛为主,可用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法。中后期肿痛轻,主要是膝关节功能障碍,用中药温经通络法,可配合中药外洗。

  【参考文献】

  1  田心义,肖四旺. 骨折诊断与治疗选择.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0.
 
  2  尚天裕,顾云伍,黄庆生,等.  中国接骨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

  3  张安桢,邵光湘,阙再忠.  中医骨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6.

  作者单位: 030300 山西娄烦,娄烦县人民医院骨科

  (编辑:秋  实)

作者: 郝跃轩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