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0期

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医学和近代医学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近3年来康复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作腰椎X线照片及腰椎间盘螺旋CT扫描确诊。治疗组给予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每日1次,时间5~10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医学和近代医学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近3年来康复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作腰椎X线照片及腰椎间盘螺旋CT扫描确诊。治疗组给予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每日1次,时间5~10天;对照组予针灸治疗,每日1次,时间为5~10天,并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和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每日1次,时间为3~5天。结果  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2.5%。结论  运用传统的针灸疗法与近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各取所长,去弊求利。该疗法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痛苦,大大地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因神经根、硬膜囊受压所致的神经损伤及肌肉受累。对尽快恢复神经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也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更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极易致残,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年来我们运用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3年来我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男37例,女3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3天~32年,平均8.4年。其中急性发病者28例,慢性反复发作者48例。

  1.2  诊断标准[1]  腰椎X线正侧位片提示腰椎侧弯,棘突偏斜、椎间隙左右不等宽;腰椎间盘螺旋CT扫描提示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硬膜囊、神经根受压变形、移位。

  1.3  临床表现  主要为腰腿痛、弯腰困难,一侧或双侧下肢麻痛,走路跛行。

  2  治疗方法

  把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针灸[2](取穴:腰俞、腰阳关、命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承扶、环跳、委中、承山、昆仑、阳陵泉、足三里等)及腰椎病变部位予以微波治疗,一般功率选择在4~6周,时间为15~20min,每日1次,时间5~10天;对照组采用针灸(取穴同上),每日1次 ,时间5~10天,及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和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

  3  结果

  两组经临床治疗观察,随访1~3年,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缓慢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为好转;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25%),显效21例(52.5%),好转6例(1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6例(16.6%),显效15例(41.66%),好转9例(25%),无效6例(16.6%),总有效率83.26%。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既常见又多发,往往造成久治难愈,治疗不当还可能出现致残的危险。目前仍主张非手术方法治疗为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把致残率降到最低。我们继承传统的针灸方法、配合局部微波治疗,即运用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法。现代研究证实[3],针灸的止痛镇静作用在于能使致痛物质—血浆游离的5—HT含量显著下降,还可激发机体产生内源性吗啡物质参与止痛功能而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另外,针灸的抗炎消肿作用可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及淋巴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抑制病灶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水肿,控制病灶区的坏死组织,限制炎症肉芽组织的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突出髓核的自身免疫刺激,消除炎症对神经根和脊髓硬膜的化学刺激,减轻神经根的粘连。同时,针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急性期能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状态,松弛或增宽椎间盘,使膨出的纤维环借椎间盘的自身负压得以部分回纳,减轻其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在缓解期,针灸能提高弛缓的韧带、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其修复能力。尤其可促使棘上、棘间、黄韧带及后纵韧带紧张度提高,避免脊柱过度前屈,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有利于髓核的还纳和破裂纤维环的修复。

  微波[4]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微波在临床上的使用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在对治疗软组织、神经方面的疾病时间不长。目前微波治疗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得到国内外医务界的肯定。微波作用于机体组织时细胞中的离子、水分子和偶极子的高频振盈,使机体组织,尤其是病变部位可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热的作用下,促使局部的血管扩张及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和促进炎症代谢产物及水肿的吸收;同时还具有降低肌肉及结缔组织的张力,缓解局部组织的痉挛及减轻疼痛;在温热的作用下,使体内的抗体和补体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加强,增强抗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因此,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收到活血化瘀、消肿消炎止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与微波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能迅速恢复神经功能及缓解疼痛。具有安全、副作用少,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5-429.

  2  孔国杰.针灸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79-86,124 .

  3  岳寿伟.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第二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398-399.

  4  郭新娜,赵彼得.实用理疗技术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11.
 
  (编辑:守  中)

  作者单位: 510800 广东广州,广州市花都区中医院

作者: 毕冬桂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