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6期

老年骨质疏松症伴发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骨骼系统的代谢性疾病,累及全身骨骼组织。骨质疏松症是指骨质疏松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全身骨痛症或伴发骨折等临床征象的病理状态。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骨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左右。...

点击显示 收起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骨骼系统的代谢性疾病,累及全身骨骼组织。骨质疏松症是指骨质疏松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全身骨痛症或伴发骨折等临床征象的病理状态。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骨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左右。骨折的发生取决于骨的质与量以及导致损伤的外力大小。老龄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功能衰退,对外界的反应能力降低,使受伤几率明显升高。因此,老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骨折后护理对康复更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胫腓骨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4例,克雷氏骨折18例。经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占64%,严重骨质疏松占18%。

    2  预防与治疗

    2.1  饮食与钙的摄入  食物钙易吸收,且营养素的摄入较均衡。如:奶制品、黑豆、鱼类,也可口服元素钙、碳酸钙、枸橼硫酸钙、苏糖酸钙,均有较好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每日500~800mg。

    2.2  营养与运动  补充适量的蛋白质是确保骨基胶原成分的基本来源。老年人不应有偏食习惯。多种食物中摄取必需的基本营养素很重要。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保持肌肉的张力和肌力。提高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反应与协调能力。

    2.3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

    2.3.1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

    2.3.2  增加骨形成药物  活性维生素D生物,第二代、第三代双膦酸盐等。

    2.4  改变不良习惯

    2.4.1  吸烟  吸烟者常伴低骨量,故丢失速率增快。

    2.4.2  酗酒  酒精中毒降低血清PTH并使尿钙排泄增加。慢性酗酒者血钙水平低,骨形成率降低。

    2.4.3  咖啡  咖啡增加尿钙排泄。

    2.5  防止跌倒  老年人跌倒有多种因素,应该检查基本平衡功能及时提出忠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去除易跌倒的各种可能原因。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由于骨折病程较长,患者容易有消极心理,往往出现焦急、悲观情绪。特别是骨质疏松症伴发骨折的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其特殊性。老年疾病的特点是多病性、不典型、发病快、病程短,易有意识障碍,高龄患者不论何种疾病,都容易发生意识障碍。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血管改变、感染、毒血症和电解质紊乱等均是重要因素。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全身衰竭,容易发生后遗症和并发症[1]。创伤后经肾综合征是一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与剧烈的精神创伤同理,集体创伤也是一些老年人出现言语紊乱,令人难以理解,表情紧张或睡眠困难,心悸、妄想。心理治疗在治疗中起特别重要作用。要争取社会与家庭支持,给予个性教育,与患者交心,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心理压力。不仅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可巩固疗效,促进康复。临床治疗可使用镇静剂及抗焦虑药,如:思若斯,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指导。教育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饮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

    3.2  常规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点是早期发现异常症状,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呼吸、心率,腰麻术后的患者肠胀气是常见症状,常影响排便与排尿。尿量是肾功能状态的指标。对牵引术后的老年患者尤应注意皮肤护理,使之保持有效的牵引位置、牵引重量,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2]。

    3.3  康复护理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即应开始康复护理。研究认为,一般卧床1周能使松质骨骨量丢失约1%,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缺乏功能锻炼,势必造成骨质疏松和骨组织修复能力失常从而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功能差,甚至出现僵硬或挛缩。肌力的恢复对于术后康复和早期活动很有益处,同时有利于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复发率[3]。应当注意的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伴发骨折,在康复治疗中应适时适量,避免剧烈运动及硬性体位变动,预防再发骨折[4]。

    3.4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血液粘滞度高,术前卧床,手术创伤,术后制动,导致静脉血流缓慢,血小板聚积,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等[5]。注意肢体皮肤张力,有否肿胀,可疑“血栓”时可查下肢血管多普勒。同时使用抗凝治疗时,观察皮肤有否出血点及其他出血倾向,随时提醒医生复查凝血常规。术后鼓励患者早期积极活动,如进行患者肌肉收缩活动有利于静脉回流。

    4  小结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早在数千年前的希波克拉底(Hipocrates)时代就认识到老年骨骼变薄并且易于骨折的现象(骨质疏松)。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的本质有了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疾病。对老年骨质疏松症伴发骨折这一特殊患者群的康复护理更具特殊性。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陈珠,丁训杰.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

    2  桑根娣,方华,陆冰.老年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2.

    3  曹建中.老年骨骼疾病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5.

    4  Fordlyce MJ,ling RS.AVenous foot pwmp recluse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J Bone Joint Surg Br,1992,74:45.

    5  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中华骨科杂志,2001.36(5):330-337.

    作者单位: 300211 天津,天津市天津医院干部病房

   (编辑:宋  冰)

作者: 张洪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