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2期

子宫角部妊娠并发子宫破裂1例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平素月经规律,孕1产0,末次月经2005年3月4日,停经40天时恶心,有呕吐,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早孕。约1h后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下腹疼痛加剧,测BP80/40mmHg,P125次/min,R25次/min,面色苍白,表情淡漠,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子宫轮廓不清,易扪及胎体,移动性浊音阳性。拟诊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积......

点击显示 收起

    患者,25岁,因停经7个月余、腹痛2h于2005年10月23日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孕1产0,末次月经2005年3月4日,停经40天时恶心,有呕吐,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早孕。停经4+月感胎动,孕期无腹痛、阴道流血病史。外院产前检查2次,未发现异常。于2h前突发腹痛后来院就诊,就诊前无阴道流血、流水病史。查体:T 37.2℃,P 90次/min,R 21次/min,BP 110/80mmHg,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宫底脐上二指,左右稍不对称,左侧角部凸出,明显压痛;先露为头,胎心率110次/min,有宫缩。肛诊宫口容指尖;B超示晚孕活胎,未见羊水,盆腔内少量积液;血常规示Hb 95g/L。约1h后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下腹疼痛加剧,测BP 80/40mmHg, P 125次/min,R 25次/min,面色苍白,表情淡漠,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子宫轮廓不清,易扪及胎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再次行B超检查示:胎死宫内,宫壁显示不清,盆腔积液增多。拟诊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积极补液、补血纠正休克的同时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游离血约2500ml,并有新鲜血块约500g,胎儿躯体游离于腹腔内,子宫回缩至5个月大小;见子宫左侧角部有一长约10cm大小破口,向下延长至左侧主韧带上方约2cm,胎头及整个胎盘嵌顿于破口处。迅速娩出死胎,取出胎盘,干纱布拭净子宫腔,见圆韧带向外侧移位,双侧附件无异常,破裂口边缘整齐,行子宫破裂口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治疗。术后诊断:子宫左侧角部妊娠,合并子宫破裂,失血性贫血。术后恢复良好,1周后痊愈出院。讨论:子宫角部妊娠属少见部位妊娠之一,并发症多且严重,应早诊断以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但是早期往往难以与间质部妊娠鉴别。Jamsents(1981)提出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均可以考虑子宫角部妊娠:(1)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增大,继以流产或阴道分娩;(2)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3)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并发症:子宫角部妊娠可以引起流产、胎盘残留以及子宫破裂,而且以子宫破裂最为严重,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本例系妊娠早期未做出诊断,以致胎儿继续发育,使子宫肌层变得越来越薄,最后发生破裂,幸治疗及时未引起严重的后果。但是值得临床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适时治疗或终止妊娠,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  253200 山东夏津,夏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253200 山东夏津,夏津县妇幼保健站

作者: 刘国红 于桂美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