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7期

再次剖宫产188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两种不同方式剖宫产引起的盆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作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可能再次行剖宫产首次剖宫的腹壁切口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或新式剖宫产史的18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其盆腔粘连、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盆腔粘连......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两种不同方式剖宫产引起的盆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作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可能再次行剖宫产首次剖宫的腹壁切口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或新式剖宫产史的18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其盆腔粘连、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盆腔粘连程度两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腹横切口再次手术的开腹时间与手术总时间均大于下腹纵切口,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有可能再次行剖宫产的手术患者,笔者认为选择下腹纵切口不缝合壁层腹膜为宜。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盆腔粘连

       对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或新式剖宫产史的18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其盆腔粘连、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探讨再次行剖宫产首次剖宫的腹壁切口方式的选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入院行再次剖宫产的病例188例。孕妇年龄24~43岁,平均30岁,孕周37~41周。入院后均未试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再次剖宫产术。前次剖宫产距此次妊娠时间均>2年。

    1.2  方法

    1.2.1  分析指标  第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及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状况。腹腔粘连状况:子宫原切口处与临近组织粘连为轻度,大网膜粘连于切口为中度,切口与肠管广泛粘连为重度。

    1.2.2  分组方法  依据前次剖宫手术的方式不同,新式剖宫产术采用文献报道的[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按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学》第3版的常规操作方法。对188例病例进行分组,进行组间比较上述几项指标。子宫下段剖宫产根据缝合与不缝合壁层腹膜进行再分组。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间资料的比较  孕妇产龄、孕周、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腹壁切口选择  188例中第一次剖宫产为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12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68例,再次手术均剔除原腹壁瘢痕进入腹腔,结果见表1。

    2.3  缝合与不缝合壁层腹膜  子宫下段剖宫产68例,第一次剖宫产缝合腹膜46例,未缝合22例,结果见表2。因新式剖宫产均未缝合腹膜,未纳入比较。表1  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及腹腔粘连的影响表2  第一次术中缝合或不缝合壁层腹膜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3  讨论

    3.1  腹壁切口的选择  下腹壁横切口具有较为美观,且不宜出现腹壁疝的优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妇科手术及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确有手术时间短、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排气早、省材省力的优点,但盆腔粘连的并发症亦客观存在。本文的讨论结果两种方式剖宫产盆腔粘连程度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新式剖宫产并不减少盆腔粘连,但下腹壁横切口的缺点是再次手术操作复杂,腹直肌剥离面大,因而会造成再次手术时由于腹直肌与前鞘及腹膜粘连严重,手术操作更困难,损伤出血增加,有时只有横断腹直肌才能进入腹腔,解剖层次不清时极易误伤膀胱等脏器,造成严重后果。本文结果显示,下腹壁横切口再次手术的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大于下腹壁纵切口,差异具有显著性。因此,对有二胎指标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笔者认为选择下腹纵切口不失为一种更明智的选择,以利于再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3.2  剖宫产术中缝合或不缝合壁层腹膜的比较  1988年以色列Stark医生对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手术进行改进并创建新式剖宫产,术中不缝合壁层腹膜,现该术式已被广泛应于临床。1989年Milewczyk[3]做了动物的实验,结果表明不缝合腹膜可减少粘连。本文结果显示,根据首次剖宫产是否缝合壁层腹膜将病例分为两种,比较再次剖宫产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膜粘连情况,两组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不缝合腹膜并不加重腹膜粘连,缝合腹膜后,由于组织缺血坏死及异物炎症反应增多,间皮细胞转化和再生能力下降,局部纤维降解作用活性受到抑制,纤维沉积,因此不能减少粘连。但不缝合腹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缝线异物反应,笔者认为可能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1-44.

    2  徐毓平(摘译).盆腔粘连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118-119.

    3  Milewczyk M.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itoneal adhesions in cases of suturing and non-suturing of the parietal peritoneum in rabbits.Ginekol Pol,1989,60(1):1-6.

   作者单位: 435002 湖北黄石,黄石市二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徐自来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