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8期

PCEA与CSEA用于分娩镇痛治疗的比较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目前,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最为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方法。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镇痛(CSEA)。近年来,我院在PCEA的基础上开了CSEA分娩镇痛,现将2006年中先后开展的PCEA及CSEA分娩镇痛病例的治疗疗效进行简单比较,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在2006年我院先后开展的PCE......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最为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方法。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镇痛(CSEA)。近年来,我院在PCEA的基础上开了CSEA分娩镇痛,现将2006年中先后开展的PCEA及CSEA分娩镇痛病例的治疗疗效进行简单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6年我院先后开展的PCEA及CSEA两种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治疗中,总病例数42例,年龄20~32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PCEA 20例,CSEA 22例。

    1.2  方法  PCEA组:待宫口开到3cm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单管法先L2~3向上置管3cm,穿刺成功后用1%的利多卡因3~5ml试验剂量,测试麻醉平面成功后接上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开始PCEA。选用LCP模式(即负荷量+持续量+PCA剂量)L剂量为3~5ml,C为6~12ml,bolus为2~5ml,锁定时间为15~20min,必要时可追加剂量,4h最大限量为40~50ml,药物为0.0625%的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

    CSEA组:待宫口开到3cm时行硬膜外穿刺选L2~3用针内针法( 25G/17W),先在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芬太尼25μg,布比卡因2.5mg,随后采用0.0625%布比卡因及2μg/ml芬太尼,按6~10ml/h连续输注,必要时bolus。

    2  结果

    PCEA组:20例病人中14例产妇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6例产妇分娩的仍有疼痛,15例产妇成功顺产,5例产妇因产科因素需行剖宫产。

    CSEA组:22例病人中19例产妇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3例产妇分娩时仍有疼痛,17例产妇成功顺产,5例产妇因产科因素需行剖宫产。

    3  讨论

    理想的分娩镇痛应有以下特征:(1)对母婴影响小;(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4)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5)必要时满足手术需要。研究表明,PCEA及CSEA都是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对产程、剖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影响。PCEA使得病人可以改善镇痛效果,提高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其缺点在于给药的速率需要病人理解和控制,另外,其起效稍慢并可有运动阻滞。而CSEA分娩时以快速起效的脊麻镇痛,而后硬膜外导管法维持镇痛状态,用低浓度小剂量的局麻药并按产程需要作出适当的处理,使镇痛效果确切,运动阻滞少。且其使用局麻药量少,药物在母婴体内的血药浓度也更低,具备了腰麻和硬外麻的共同特点。但因鞘内阿片类药物治疗可能出现一些如恶心、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应注意处理。在进展方面,新型药物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的效应,使用心脏毒性低的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替代毒性较高的的布比卡因可使自然分娩率增加,分娩产程有所缩短,用药量少,运动阻滞较轻等优点。


作者单位:511400 广东广州,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

作者: 刘文姬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