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经验交流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自2001年5月~2003年6月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共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3固定方法单纯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7例,组合式外固定架加经皮穿针12例,组合式外固定架加T行钢板固定4例。(1)显露骨折。掌侧入路,取桡侧腕屈肌腱桡侧纵切口,起自远侧腕横纹,向近侧延长6~8cm,逐......

点击显示 收起

    自2001年5月~2003年6月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共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0~62岁,平均38.2岁。右侧13例,左侧1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摔伤10例,汽车摇把击伤2例。按Femandez [1] 分型:Ⅲ型15例,Ⅳ型8例,全部闭合损伤。受伤到手术时间为7~18天,平均12天。

    1.2 手术入路 均为开放复位。掌侧入路14例,背侧入路7例,掌背侧联合入路2例。

    1.3 固定方法 单纯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7例,组合式外固定架加经皮穿针12例,组合式外固定架加T行钢板固定4例。术中植骨9例。

    1.4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仰卧位,止血带止血下操作。(1)显露骨折。掌侧入路,取桡侧腕屈肌腱桡侧纵切口,起自远侧腕横纹,向近侧延长6~8cm,逐层切开,桡动脉拉向外侧,桡侧腕屈肌腱及拇长屈肌拉向内侧,切断旋前方肌在桡骨的止点,剥离骨膜,显露骨折。背侧入路,取桡骨茎突外侧缘做纵切口6~7cm,注意保护桡神经肌支,将拇短伸肌拉向掌侧,剥离骨膜,显露骨折。(2)骨折固定。桡骨骨折近端和第二掌骨各拧入3mm螺纹半针,复位,连接杆、钢针固定夹、万向接头固定。如果复位后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骨折仍有移位,辅以经皮穿针、T行钢板固定。骨缺损较重者,取自体骨植骨。术后即开始手指屈伸活动,6~8周根据X线片骨折情况拆除外固定架。

    2 结果

    术后随诊4个月~1年,平均5.2个月,所有病例轴向短缩移位均矫正,按Dievst标准评分,优14例,良5例,可3例,差1例。所有病例无切口感染、钢针松动、针道感染、桡神经损伤、掌骨应力性骨折等并发症。

    3 讨论

    1944年,Anderson和O′Neil等首次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70年代末,Cooney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取得了极大成功,从而使这一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Femandez [1] 根据损伤机制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五种类型:Ⅰ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的折弯骨折;Ⅱ型骨折关节内骨折,由于剪力所致;Ⅲ型骨折是由于压缩性损伤所引起的关节内骨折和干骺端嵌插;Ⅳ型骨折是桡腕关节骨折-脱位并有韧带附着处的撕脱骨折;Ⅴ型骨折是由于多个力和高速度造成的广泛损伤。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由于前臂肌肉持续的挤压,具有轴向短缩趋势,单纯石膏固定不能提供持续对抗前臂肌肉的力量,可导致关节面对合不良、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影响腕关节屈伸活动等并发症。外固定架通过掌骨、桡骨之间持续牵引,有效防止肌肉收缩引起轴向短缩移位。有时单纯外固定架不能防止骨折块移位,辅以经皮穿针固定是必要的,如果骨折均为小碎骨快,无法用克氏针固定,用塑性后T型钢板近端拧入2~3枚螺钉,远端不必拧钉,对于下尺桡关节不稳定者用克氏针贯穿二骨防止再移位。钢针松动、针道感染、桡神经损伤、掌骨应力性骨折等为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常见并发症。半针技术容易产生钢针松动,而进一步导致针道感染,主要防治措施:(1)不能用外固定架进行复位或矫正残存的畸形,预先切开皮肤及深筋膜,以降低钢针-皮肤界面张力;(2)采用局部切开保护桡神经,减少钢针刺激;(3)螺纹半针为3mm或2.5mm,不能>3mm,穿针部位尽量取掌骨基底部。只要注意这些,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总之,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世壁,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94-2295.

    (编辑黄 杰)

    作者单位:102401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作者: 刘建泉 孔祥录 高文兴 黄立新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