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临床医学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折弯折断的防治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髓内针、钢板内固定股骨干骨折,方法简便且可靠,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术中治疗不合理及术后无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就会出现折弯折断病例。自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针、板折弯、折断27例。骨折发生在股骨上段6例,中段12例,下段9例。...

点击显示 收起

  髓内针、钢板内固定股骨干骨折,方法简便且可靠,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术中治疗不合理及术后无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就会出现折弯折断病例。自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针、板折弯、折断27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6~49岁。骨折发生在股骨上段6例,中段12例,下段9例。术后内固定物折弯折断发生时间2~8个月。折弯16例,折断11例。内固定物为梅花针、V形针、普通钢板、加压钢板。
   
  1.2 病因分析 回顾病史、X线片及二次手术所见,本组27例多数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都有一个主要因素。
   
  1.2.1 选针过细,因术前、术中对骨髓腔估计欠妥,担心针粗打入困难或导致骨裂,选针细,固定后又未详细检查。本组由此致折弯2例,折断3例。
   
  1.2.2 髓针插入远断端长度不足 一是选针过短,二是骨折处偏下,未改用其他内固定,盲目应用。二者致远端长度不足,固定不牢。本组因此折弯4例,折断1例。
   
  1.2.3 再次外伤,当病人术后去除外固定,恢复日常活动,又没到骨折骨性愈合时间时,患处受到较大外力,致骨折再次发生。本组因此折弯针3例,折断针1例,普通钢板折弯5例,折断3例。

  1.2.4 过早负重,骨折未愈合 去除外固定、过早负重、再骨折。本组因此普通钢板折弯2例,折断2例,加压钢板折断1例。
   
  1.3 治疗方法
   
  1.3.1 本组2例因外伤致针弯,为横行、短斜形骨折,折弯曲度小,年龄7岁、10岁。全麻加床边X线机观察下手法矫正成功,石膏外固定。
   
  1.3.2 其余25例均行切开复位,再次内固定,植骨。
   
  1.3.3 因针细折弯折断5例去除内固定后,3例选用合适梅花针固定,2例因近端打入困难,采用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腔后梅花针固定。
   
  1.3.4 5例因针插入远断端不足者,4例选用适当针达远端7~10cm,1例改用加压钢板固定。因外伤致弯针3例,未手术,扶拐部分负重治愈。外伤致断针1例,去除后选用梅花针内固定。
   
  1.3.5 因外伤、过早负重致钢板折弯、折断共13例,均用加压钢板再次内固定。
   
  本组27例中,不稳定型骨折,有骨片游离较大且无坏死者均给以复位,用钢丝、双10号丝线、螺钉固定,骨断端取自身髂骨植骨。
    
  2 结果

  本组27例再次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做患肢功能锻炼。早期在床上行股四头肌舒缩及髋、膝关节活动。出院病人详细交待进一步功能锻炼的步骤和方法,按时来院复查。至今无1例上述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术前、术中决定用髓内针内固定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即针粗细要合适。对髓腔狭窄者用髓腔钻扩大后应用。针内固定达远端足够长,我们体会不应少于7cm。否则应改用加压钢板固定。对术后病人,无论医院内、外治疗,均应正确指导,防止再次外伤或过早负重。术中不稳定型骨折应采用加强内固定,以利骨折早日愈合,术中尽量不用普通钢板。稳定型骨折,内固定物折弯时,曲度小,患者年龄小,可在全麻加床边X线机观察下试行手法复位,成功后石膏外固定。 

  作者单位:252400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骨外科

作者: 刘国青 韩江涛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