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22期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1],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对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将低血压的标准定为平......

点击显示 收起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1],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对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将低血压的标准定为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以下或收缩压下降至60mmHg以下。患者常诉头晕,头轻浮感、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严重时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不能言语,甚至意识丧失。个别患者早期无任何感觉直至出现明显血压下降。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共89例,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16~88岁,平均51岁,共透析15390例次,发生了2277例次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达14.8%左右,无1例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原因分析

    2.1.1  有效血容量减少  透析早期血压下降是由于患者首次透析对血容量减少不适应,特别是年老体弱、儿童容易发生。透析中、后期血压下降多由于超滤过多过快,每次的超滤总量大于体重的6.7%,低钠透析,透析液中钠浓度偏低小于135mmol/L,贫血、低蛋白血症。

    2.1.2  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在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2.1.3  进餐  使全身器官血容量重新分布,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2.2  处理措施及护理对策

    2.2.1  在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压即取头低脚高位,保证重要器官供血,停止超滤,予以吸氧。非糖尿病患者立即给50%GS 40ml推注或快速滴注生理盐水,并提高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至145mmol/L,必要时给予白蛋白、血浆等。若处理无效应停止透析。

    2.2.2  严格限制水分的摄入  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超过3kg,避免迅速和过度超滤,这是控制症状性低血压的主要措施之一。

    2.2.3  改变透析模式  对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可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的方式或进行血液透析滤达。也可以增加每次透析的时间和每周透析的次数。

    2.2.4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时避免使用降压药物,透析后再用。

    2.2.5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透析器及管路  对年老体弱、儿童应采用小面积、低效率透析器。透析器及管路在透析前应充分预冲,按具体情况设预冲量。选择生物相容性较好渗透膜如血仿膜,可防止过量补体激活,产生过敏物质对心血管不良影响[2]。

    2.2.6  严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的患者  如经常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则可使用输血、输血浆和代血浆等使血容量增加,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2.2.7  在透析过程中积极巡视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60min测动态血压、脉搏1次,患者如有打哈欠、蹬被现象,提示血压下降信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2.8  做好健康宣教  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勿超过3kg,防止超滤过多过快,而致低血压的不良反应

    2.2.9  心理护理  以爱心疏导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或失望的心理,熟悉每位患者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护理计划,患者的饮食、透析方案及用药形成一个相关的整体。

    3  小结

  由于我们注重透析前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强巡视,对一些易发生症状性低血性的患者,采取了以上一系列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进行充分的透析,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Guieu R,Brunet H,Sampol J.Adenosine and hemodialy in human.J Investig Med,2001,49:56-57.

    2  林善琰,梅长林.当代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837-838.

   作者单位:325200 浙江瑞安,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透室

  (编辑:齐  永)

作者: 毛红,陈法东,黄 艳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