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65例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尽快达到骨性愈合,恢复健康及功能。方法自1996年以来对65例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者经中医中药、手术、植骨、固定、适当锻炼。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恰当手术、内外固定,中医补益气血、补肾壮骨、活血祛瘀通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应用中西结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尽快达到骨性愈合,恢复健康及功能。方法 自1996年以来对65例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者经中医中药手术、植骨、固定、适当锻炼。结果 全部患者经治疗后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恰当手术、内外固定,中医补益气血、补肾壮骨、活血祛瘀通经,指导下早期肌肉锻炼,渐进性关节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  骨折 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西医结合

    【Abstract】  Objec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late healed and disunion bone fracture and approach bone union and recrui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Methods   65 cases of late healed and disunion bone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operation, bone graft, fixation and proper training from 1996.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ll the patients achieved synostosis.Conclusion  Proper oper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xation, replenishing qi and blood, invigorating the kidney to strengthen bone, promoting blood flow, removing blood stasis, promotion, muscular training at earlier period and gradual joint functional exercise have a good effect on late healed and disunion bone fracture.

    【Key words】  bone fracture; late healed and disunion;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是骨伤的常见病[1],随着各种骨折病人增多,延迟及不愈合患者亦在增加,其原因极为复杂。但多数与创伤程度感染以及治疗过程中有不足处产生的结果有关。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及康复过程中不影响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者身体功能,为我们治疗骨折患者最终目标。我院自1996~2006年间,对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65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5人,男56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平均43岁。延迟愈合50例,不愈合15例,开放骨折21例,其中延迟愈合13例,不愈合8例;闭合骨折44例,其中延迟愈合35例,不愈合9例。骨折部位:上肢肱骨干骨骨折16例,延迟愈合11例,不愈合5例;尺桡骨骨折18例,尺骨延迟愈合14例,不愈合4例;下肢股骨骨折8例,延迟愈合7例,不愈合1例;胫腓骨骨折23例,胫骨延迟愈合18例,不愈合5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  全部骨折不愈合者及延迟愈合对位不良及成角,将影响愈合及功能者[3],采用手术治疗共计21例。选用适当可靠内固定加植骨术。术中据具体情况,取除原有内固定,清除骨断端影响骨愈合组织及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上肢长骨干骨折取自体髂整块与受骨区等长,或稍长骨块,自骨块中心骨松质钻孔,植入骨折端,用髓内针似穿糖葫芦样复位固定,断端缺损不重者行嵌入及周边堆放式植骨。复位植骨后要保持一定肌张力,尽可能不要有骨短缩。对下肢手术者,在坚强内固定并维持一定肌张力下,嵌入及堆放植骨,术后适当外固定,并开始能在进食情况下中药丸治疗。

    2.2  中医中药治疗  本组病例均先后用中药丸治疗。延迟愈合在同类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临床检查有纵轴叩痛,局部压痛,X线片骨折线清晰,骨折端无吸收硬化,髓腔通畅,而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在维持有效内外固定为基础,即用中药丸。

    中医理论中肾主骨,以骨碎补、补骨脂、杜仲各60g,肉苁蓉、川断各100g,补肾壮骨、舒筋;党参100g,当归、熟地各60g, 补气血;血竭120g,三七、制乳没、酒制土鳖各60g,煅自然铜、煅硼砂各120g,煅礞石100g,活血祛瘀通经镇痛。将药精选炮制,共末加蜜为丸,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丸为原药8~10g,每2个月复查X线片。

    2.3  肌肉收缩,松弛运动锻炼  所有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与血循环均有密切联系。在患者服中药丸同时及再次手术后能承受疼痛范围内,指导鼓励患者尽早肌收缩松弛锻炼。使伤肢血流量增加,骨折断端在静止情况下循环改善,肿胀消退快,骨折愈合加速。

    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在服中药丸后,肿胀与原来比较消退快,疼痛减轻迅速,延迟愈合未手术者,在1个月后假关节活动消失,2个月摄片骨折线大部分消失。关节功能逐渐恢复。骨不愈合者服药后肿胀疼痛减轻仍较快,2个月复查X线片可见骨痂生长,最长6个月骨折线消失,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但上肢肱骨骨折功能恢复稍差,可能与骨内针穿出肩关节而伤及关节面后粘连有关。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公安干警,2001年8月车祸致右肱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1年后骨折未愈合,行再次手术,改用钢板螺钉固定,植骨。又经1年观察随访,见X线片示骨折端处有一枚螺钉松动,钉尖区有骨吸收间隙,又再次手术取除松动螺钉,间隙区组织清除,植入同种异体骨。术后加服中药丸。3个月后见骨痂生长,半年后骨折线消失。

    5  讨论

    本组65例患者中开放性骨折21例,不愈合8例,不愈率38.1%;闭合骨折44例,不愈合9例,不愈合率20.4%,二者相差达18%,这说明开放骨折因创伤重,失血较多,污染致感染几率增加,清创后组织缺损,急诊处理不确定因素等关系密切。闭合骨折不愈合常见于手法复位欠佳,成角。手术复位者软组织损伤重、骨膜剥离广泛及选择固定欠妥,术后断端仍有微动或分离力,或一侧集中应力,不是中心应力等。但各种内固定后在活动过量可能发生剪切力、侧折力及旋转力等,均对骨愈合存在影响。如果在内固定选择恰当,应力集中于骨折断端,而无分离力是不需再加外固定,反之,选择适当外固定来控制分离力、剪切力、扭力,对骨折愈合是有积极作用。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见骨痂生长可拆除超关节外固定,适当关节锻炼,对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骨折未波及关节结构,以及手术未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骨折复位后无短缩,负重力线不影响关节负重平衡,关节功能经积极锻炼是能得到恢复。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肌收缩松弛运动是促进血循环,促进骨愈合,防止或减轻废用性骨质疏松,肌萎缩有良好作用。临床中此类情况是较常见,往往此类患者骨折愈合较慢。肌萎缩明显,功能恢复亦显程长。

    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病程均迁延长久,行动受限,思想压力增加,食欲及体质受到影响。中医理论为气滞血瘀,气血不调,肾气不足。筋骨伤折,内损肝肾,气化失常,营卫不贯,气道壅滞,气血败浊,凝聚成痰。痰可以认为是伤后痰瘀互结之垒,痰滞筋骨之说[2],而骨折难愈合。中药丸中党参、当归、骨碎补、补骨脂、杜仲、川断、肉苁蓉补益气血,补肾续筋骨;三七、当归、制乳没、血竭、制土鳖、 煅自然铜化瘀通络镇疼;煅硼砂、煅礞石化顽痰,祛癖结。诸药合用起到活血祛瘀扶正作用,标本兼顾,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曹,杨庆铭.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治疗进展.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115-116.

2 朱以锦.化痰祛瘀补肾治疗骨颈骨折延迟愈合30例.四川中医,2002, 20(12):63-64.


作者单位:641000 四川内江,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赖铁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