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9期

208例福利院孤残人员腹部B超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40岁以上福利院内孤残人员腹部疾病的发病率及类型。方法对208例40岁以上长期居住于福利院内的孤残人员于2008年7月进行了一次腹部B超普查。结果4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以上组四个年龄组中以40~59岁组的腹部疾病异常率为高且以脂肪肝类型为多见。结论在福利院内进行常规腹部B超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福利院内孤残人员腹部疾病的发病率及类型。方法  对208例40岁以上长期居住于福利院内的孤残人员于2008年7月进行了一次腹部B超普查。结果  4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以上组四个年龄组中以40~59岁组的腹部疾病异常率为高且以脂肪肝类型为多见。结论  在福利院内进行常规腹部B超普查,对入住人员的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一些潜在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   福利院内孤残人员;腹部B超;预防保健

        随着福利事业的蓬勃发展,福利院内孤残人员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理念贯穿于整个服务的流程。如何及早发现疾病,提供必要的预防、保健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这些从事民政卫生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于2008年7月对208例40岁以上长期居住于福利院内的孤残人员进行了一次腹部B超普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普查对象  208例均为40岁以上长期居住于福利院内的孤残人员。年龄最小40岁,最大91岁,平均56.03岁。其中男113例,占54.32%;女95例,占45.67%,笔者将208例分成四个年龄组,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208例孤残人员的年龄分布

    1.2  普查内容和方法  按照福利院内统一编制的B超单,由临床医师填写受检者的一般个人信息资料及腹部超声检查的项目(肝、胆脾、肾、胰腺),同时,提前一日通知护理员及受检者次日清晨检查时的注意事项,从而降低一些不利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2  结果

    208例孤残人员的腹部B超检查中有132例正常,占63.46%;76例异常,占36.54%,具体腹部各种疾病患病情况见表2。表2  208例孤残人员腹部疾病患病情况 根据表1、表2分析腹部B超异常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见表3。表3   腹部B超异常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本组208例孤残人员的腹部B超检查中有76例异常,主要表现为脂肪肝、胆结石、肾囊肿、脾肿大、肾结石、慢性胆囊炎、肝囊肿,同时也在普查中发现了一些腹部高危疾病,如总胆管扩张、肝实质占位,且在4组中以40~59岁组的腹部疾病异常率为高、以脂肪肝类型为多见。男性异常率略高于女性。

  3  讨论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战略目标,健康是基本人权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战略措施,其中调整了卫生服务方向,即以预防为主,在我国则加强了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从而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福利院收治的对象类型主要为:智力低下、肢体残疾、孤寡老人,这些外在的因素决定了他们不能及时正确地反映机体不适的信息。因此,对这些弱势群体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及早地发现疾病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次对208例孤残人员的腹部B超分析,可以看出,40~59岁组的腹部疾病异常率为高,且脂肪肝检出率为8.66%,平均年龄48岁。据罗氏报告在西方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肝活检中的检出率为7%~9%[1]。这一检查说明脂肪肝在福利院孤残人员中同样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笔者认为在福利院内可以把腹部B超作为常规入院检查项目之一,从而可以准确地预防和发现高危患者,并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针对脂肪肝,及时地分析原因,对于营养过剩者,则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对于脂肪肝糖尿病病人则有效地控制血糖;对于营养不良脂肪肝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同时,增加运动,主要是有氧运动,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必要时采取保肝药物的治疗,从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肝硬化等发生;而针对高危患者则可以提供转诊的依据,也可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一些潜在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罗雁.脂肪肝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3,9(2):97.


作者单位:202158 上海,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 

作者: 周晓明,顾剑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