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新生儿乳糜胸伴右锁骨骨折1例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体检:体重3360g,呼吸64次/min,体温37℃,脉搏165次/min,血压58/35mmHg,精神萎靡,反应差,轻度黄染,前囟平软,无鼻翼煽动,轻度三凹征,吸氧下无发绀,右锁骨中外1/3处骨质欠连续,有骨擦感,右侧胸廓稍饱满,肋间隙增宽,右肺呼吸音弱,左侧呼吸音粗,未闻及音,心率165次/min,律齐,心音略低钝,无明显杂音,肝......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6天,因气促2天,伴拒奶、紫绀半天由外院转入。患儿系G 2 P 2 ,孕39 +3 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400g,羊水清,脐带及胎盘正常,阿氏评分正常,反应好,吸吮正常,肤色红润。生后第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无呻吟、呕吐、咳嗽、发热、尖叫及抽搐等,当时家长未重视。于生后第6天气促明显加重,伴口周发绀,皮肤黄染明显,伴呕吐1次,为黄绿色胃内容物,约10ml左右。无呛咳。其兄8岁,顺产,健康。体检:体重3360g,呼吸64次/min,体温37℃,脉搏165次/min,血压58/35mmHg,精神萎靡,反应差,轻度黄染,前囟平软,无鼻翼煽动,轻度三凹征,吸氧下无发绀,右锁骨中外1/3处骨质欠连续,有骨擦感,右侧胸廓稍饱满,肋间隙增宽,右肺呼吸音弱,左侧呼吸音粗,未闻及音,心率165次/min,律齐,心音略低钝,无明显杂音,肝右肋下约3cm,质软,脾未扪及,四肢肌张力稍低,原始反应稍弱。X线胸片示:右肺呈均匀致密影,肋间隙增宽,心脏左移,左肺仅肋膈角处见肺组织,余为心影遮盖;右锁骨中外1/3处断裂,略向上成角。胸部CT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左侧少量积液。胸腔积液常规:黄色,浑浊,有凝块,细胞总数35700×10 6 /L,有核细胞15700,李凡它试验(++++),瑞氏染色未发现癌细胞,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胸水乳糜试验阳性。胸腔积液生化:TP41.9g/L Glu4.21mmol/L,Cl - 99.8mmol/L。胸水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培养、肝功能、肾功能、血沉、血脂全套、血气、血电解质、急相蛋白、TORCH全套均正常。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持等治疗,同时引流乳糜液,采用隔日胸腔穿刺的方法,每日抽出50~100ml,共胸穿8次。因考虑患儿一般情况较好,故未予禁食,予脱脂奶喂养2周后,乳糜胸腔积液呈增多趋势,故禁食2周,予全静脉营养支持,共住院37天,复查X线胸片正常,痊愈出院。
    
  2 讨论
    
  新生儿乳糜胸是由于淋巴液漏入胸腔引起的,虽是新生儿呼吸窘迫鉴别中罕见的疾病,却是新生儿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由于新生儿心胸外科手术与中心静脉高营养的开展,本病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约为0.1%~0.5%,男婴儿发病为女婴儿的2倍,多见于右侧 [1] 。
   
  通常胸导管发源于L 2 水平中线处的胸池,经过主动脉裂进入胸腔后转至中线右侧,在T 4 或T 5 水平横过胸椎转至左侧,最终在左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连接处进入静脉。乳糜液在胸导管中的流速是平均138ml/(kg·h),但进餐后变化很大,特别是脂肪餐,可使胸导管内淋巴液增加10倍。但即使是饮水也可增加淋巴循环。摄入的脂肪70%被肠道黏膜细胞吸收,长链脂肪酸作为乳糜微粒进入淋巴,汇集在乳糜池,在进入静脉网前再酯化为三酰甘油。中链脂肪酸则可直接进入门静脉血流,因此治疗时给予中链脂肪酸,可以绕过淋巴通道而减少肠导管内的淋巴液。新生儿乳糜胸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对先天性的病因尚有争论,可能由于胸导管狭窄或先天性瘘。获得性多见于创伤所致 [2] 。该患儿出生时合并右侧锁骨骨折,可能损伤胸导管通路,导致胸导管破裂,引发乳糜胸,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凡遇合并产伤的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胸水呈黄色或牛乳样,应想到乳糜胸,以便早期诊断。在治疗中笔者体会到,新生儿乳糜胸的引流采用隔日胸腔穿刺的方法较理想,可避免因闭式引流造成的难护理、易感染等缺点。还应尽早禁食,采用全静脉营养支持,减少乳糜液的产生,缩短疗程。该患儿住院37天,复查X线胸片正常,随访1年,生长发育正常。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9.
   
  2 黄玫.新生儿乳糜胸.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1):77.
   
  (编辑莉 莉)

  作者单位:51813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作者: 陈朝红 卢光进 叶贞志 朱远鹏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