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IVF-ET后发生妇科肿瘤2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不孕症患者的日益增多,试管婴儿(IVF-ET)作为一项有效的助孕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我院2例因IVF-ET引起的妇科肿瘤患者为例,就肿瘤的发生、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经验教训等作初步探讨如下。于1997年9月5在我院行IVF-ET(LMP:1997年8月20日),9月25日尿HCG(+),后每天予hCG针剂2......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随着不孕症患者的日益增多,试管婴儿(IVF-ET)作为一项有效的助孕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成功率升高的同时,一些原来不为人所重视的副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以我院2例因IVF-ET引起的妇科肿瘤患者为例,就肿瘤的发生、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经验教训等作初步探讨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32岁,结婚4年未避孕,未怀孕。1997年3月5日我院碘油造影和1997年6月10日宫腔镜插管通液都显示:双侧输卵管欠通畅。于1997年9月5在我院行IVF-ET(LMP:1997年8月20日),9月25日尿HCG(+),后每天予hCG针剂2000U肌肉注射,10月6日B超示:宫内妊娠,未见心管搏动,内有出血,当天开始阴道出血,色暗红,10月7日2:30阴道大量出血伴腹痛、头晕,遂即刻送我院行刮宫术:术前宫腔深13cm,8号吸管吸出血块150ml,组织10ml,术后宫腔深9cm,予输血800ml,补液2000ml,并予抗炎治疗,术后病理:胎盘组织。10月11日仍有少量阴道出血,在患者要求下出院。10月22日14:00又发生阴道出血,量多、无腹痛,于15:00就诊外院,刮宫未见明显组织,遂转入我院。妇科检查:宫颈口见一1cm×1.5cm大小息肉样赘生物,宫体增大如孕6周大小,摘除赘生物,病理报告为:宫颈息肉。在我院予催产素30U促进宫缩、庆大霉素抗炎治疗后阴道出血减少,动态观察血β-hCG:10月23日为24.2ng/ml(我院正常值为<3.1ng/ml),B超示:宫腔分离积血,子宫前壁峡部中等回声区27mm×22mm×28mm为占位,考虑滋养细胞组织浸润,左卵巢36mm×40mm×48mm,右卵巢32mm×51mm×54mm,呈囊状增大,10月27日血β-hCG22.8ng/ml,10月29日血β-hCG18.4ng/ml,B超示:子宫前壁峡部紊乱区23mm×27mm×31mm伴前壁散在小暗区血流丰富,滋养组织浸润待排,双侧卵巢多房囊肿(黄体囊肿可能),10月31日患者又有阴道出血,量15ml,无腹痛,予催产素20U肌注、30U静脉维持治疗后血止。考虑患者反复出血并结合B超、血β-hCG,滋养细胞肿瘤高度怀疑,故于10月31日开始预防性化疗,方案为MTX50mg肌注qod(1,3,5,7),四氢叶酸钙5mg肌注qod(2,4,6,8)。11月3日血β-hCG19.6ng/ml,11月6日血β-hCG5.6ng/ml,11月7日14:50再次发生阴道出血,量约60ml,色鲜红,无血块、无腹痛,予催产素40U静滴、止血敏0.5静注治疗,11月8日5:50阴道血量增多,至11:15总出血量达1200ml,共输血800ml,11月10日B超示:子宫前壁峡部占位与原来比较无变化,血流较原来稀疏,右卵巢囊肿(黄体可能),11月12日血β-hCG1.95ng/ml,已属于正常值范围,11月14日肿瘤医院会诊,同意诊断为绒癌,并嘱继续化疗,予MTX15mg静滴,KSM400μg静滴。11月17日血β-hCG1.5ng/ml,11月20日开始第2次化疗,方案同前,化疗期间仍有少许暗红色阻道分泌物,11月24日血β-hCG0.31ng/ml,正常;11月26日MRI:子宫前壁峡部占位23mm×28mm,符合绒癌表现,12月4日B超:子宫前壁峡部浸润区较前缩小,12mm×16mm×16mm,血流稀少。于12月9日、12月30日、1998年1月20日、2月9日分别行第3~6次化疗,其间血β-hCG均正常,B超示病灶明显缩小,无血流引出,2月11日MRI示:子宫峡部病灶10mm×15mm左右较前明显缩小,拟继续予以化疗,但患者拒绝,鉴于患者血β-hCG已经连续多次正常MRI及B超均提示病灶明显缩小,且无血流引出,故于门诊随访患者系外地人,后失访。

  例2,患者,39岁,结婚12年未避孕,未怀孕。曾多次就诊于我院及外院,属病因不明性不孕,经各种中西医治疗无效。于2002年6月22日外院行IVF-ET(LMP:2002年6月8日),停经36天尿HCG(+),后每天予黄体酮40mg肌肉注射2次,持续治疗3个月。早孕反应不明显,孕4月自觉胎动,后到我院建卡产检,5次,2002年10月16日B超示:单胎臀位,胎盘I级,妊娠合并子宫肌腺症,左卵巢实质性块59mm×61mm×62mm,建议复查。2003年1月3日孕29 +4  周时B超示:单胎,横位,胎盘I级,为 中央型前置胎盘,胎儿大小正常,脐血流指数正常,子宫近颈管后方中等回声实质性块48mm×76mm×48mm,来源待查,双卵巢无明显显影。遂于1月8日入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加强孕妇及胎儿监护,经过良好,1月27日及2月10日两次B超仍显示子宫近颈管后方中等回声实质性块约50mm×60mm×70mm,来源待查,双侧卵巢无法显示。2月14日上午NST正常,患者下午17:30突然于晚饭后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伴弱宫缩,立即行NST,示胎心基线110次/min宫缩频繁,术前再次B超检查:未见心血管搏动,遂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腹腔内不凝血约200ml,色暗红,子宫表面炎性渗出,子宫下段见曲张血管,子宫后壁与左卵巢肿块粘连,大小约3mm×4mm×7mm,见一破口,有活动性渗血,右侧附件及左侧输卵管外观正常,遂行剖宫产术及左卵巢肿块剥除术,娩一死胎,女性,体重2990g,剥出的卵巢肿块送病理(因系晚上,未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2月18日病理报告为:左卵巢透明细胞癌。3月31日B超示:子宫后壁回声乱,血流丰富,低阻双卵巢实质性块,血流呈低阻,患者现健在,已行数次化疗。

  2 讨论

  IVF-ET作为治疗不孕症(尤其是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方法,从第1例的出现到现在的普及经历了20余年的时间。IVF-ET确实解决了许多不孕患者的妊娠问题,为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IVF-ET所带来的许多副作用也随着IVF-ET人数的增多而逐渐显现出来,如多胎妊娠、异位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而对于IVF-ET与妇科肿瘤,由于报道甚少,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而通过对本文2例妇科肿瘤的分析,笔者有如下体会。

  2.1 受精卵体外培养的安全性 正常的受孕过程为一自然的生理过程,完全发生在女性的生殖道中,在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精确调节下,整个过程(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精卵相遇、受精→受精卵转运入宫腔→着床)得到顺利完成。而对于IVF-ET患者,就存在相当多的人为干预:应用克罗米芬或HMG募集卵子、经阴道或经腹取卵、卵子和精子的体外培养、体外受精和受精卵的培养、胚胎转移至宫腔等。尤其是体外培养,因为培养基的成分毕竟不同于生理性体液,而且体外的温度、湿度、放射、电磁等各种因素对于脆弱的精/卵来讲不啻为严峻的考验,很可能导致细胞畸变。例1中的患者既往无妊娠史,于IVF-ET后发生绒癌,估计可能是由于体外的某个环节失控导致精/卵发生异常,着床后有的胚胎的绒毛细胞发育不良,导致流产,而有的胚胎的绒毛细胞发生异常突变、增殖,最终导致了绒癌的发生,也就是有了学者提出过的“直接绒癌”(ab initio)概念,当然,继发于流产的可能也不能除外;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学者有类似的两例报道 [1,2]  ,故IVF受精卵体外培养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卵子募集与卵巢癌的关系 卵巢癌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遗传、环境、内分泌等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IVF-ET中,卵子募集需要在短期内应用大量的促性腺激素,卵巢上皮作为促性腺激素的受体,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程度远超过正常的增殖,颗粒细胞可因有丝分裂过度而发生恶变。Fishel等发现,用hMG治疗1个月经周期中,卵巢的排卵数相当于自然月经周期2年所产生的量 [3]  。而口服避孕药或多次妊娠可抑制排卵及减少卵泡发育,进而减少卵巢皮质的破坏而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文献报道IVF所致卵巢癌的病理类型表现多样,Venn通过对29,700名IVF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 [4]  ,卵巢癌中浆液性癌4例,粘液性癌1例,浆/粘液混合性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3例,透明细胞癌2例,不明类型1例,本例为透明细胞癌。

  2.3 临床特点及经验教训 促排卵药物的大量应用可使卵巢上皮持续过度增殖,可能加速原有肿瘤的生长及恶化,从而使得IVF-ET后发生的妇科肿瘤较难诊断:因为促排卵治疗使得患者的卵巢体积一般都大于正常 [5]  ,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水,我们 通常都会想到OHSS的存在而忽视相对少见的卵巢肿瘤;对于IVF-ET后发生的异常阴道流血,我们除了想到流产、异位妊娠这些常见的并发症外,也应及时结合血β-hCG、B超及胸片等排除绒癌的发生,从而做到及早发现和处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IVF-ET引起的妇科肿瘤毕竟少见,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对IVF-ET持否定态度,而是在行IVF-ET术前对患者的解释工作要全面,对包括妇科肿瘤在内的IVF的并发症都应向患者一一讲明,使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想到知情选择;在IVF-ET术后对各种异常情况要有足够的警惕,做到肿瘤病人的及时发现和治疗,不漏诊、不贻误病情,而如果发现太晚,由于妊娠期生殖系统的血供非常丰富,肿瘤可能会进展迅速,从而严重影响母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Scott P,Schupfer GK,Bruhwiler H.Choriocarcinoma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Geburshilfe Frauenheilkd,1995,55(5):285-286.

  2 Flam F,Lundstrom V,Lindstedt J,et al.Choriocarcinoma of the fallopian tube associated with induced superovulation in an IVF program;a case reˉport.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1989,33(2):183-186.

  3 Fishel S,Jackson P.Follicular stimulation for high tech pregnancies:are we playing it safe?BMJ,1989,299:309-311.

  4 Venn A,Jones P,Quinn M,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ovarian and uterine cancers in a cohort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atients.Gynecol Oncol,2001,82(1):64-68.

  5 Ben-Rafael Z,Bider D,Menashe Y,et al.Follicular and luteal cysts afˉter treatmentwith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 for in vitro ferˉtilization.Fertil Steril,1990,53(6):1091-1094.    

  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收稿日期:2004-07-01)

  (编辑海 霞)

作者: 李昆明 冯令达 庄桂霞 翁 雷 邵敬於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